新华网兰州9月19日电(记者白丽萍 肖正强)中国北方重污染城市兰州市近日高调公布了一系列新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发誓要使用“史上最严”的手段应对和解决民众高度关切的环境问题,以此彻底扭转市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
中国北方长达五个月的供暖季是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检验。今年,兰州在采取一些治污应急措施的基础上,将冬季治污提前至10月份,对城区的企业、餐饮业、社区等多个方面都采取了严格的治污措施。
从污染源头开始,兰州就实行强硬措施:将对城区工业企业实行最严“三限”政策(即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同时对冬季运行的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对违法排污企业将实行停电、断水等措施。
在控制燃煤污染方面,运煤车辆禁止进入主城区;“禁煤区”内的原煤散烧行为将被严查严办,各类集贸市场将实行最严格的小火炉管制措施,全部强制性地使用洁净型煤;市区所有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工地采取封闭措施。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建立问责制,对市区扬尘监测、工业堆场渣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和扬尘信息进行公示,对未落实或未有效落实工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另外,除了现有的机动车尾号限行,兰州市决定在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并持续3天以上时和冬至日前后40天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并禁止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进入城区。
在兰州市环保局工作已有29个年头的刘郑州,就是这一“最严”政策的实行者,离冬季还有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他已开始准备驻扎在兰州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对该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24小时驻厂监督。
“这样强硬的措施,表明了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刘郑州说,从去年开始,兰州一直尝试以政府为主导来治理大气污染,重度污染的状况正在改观。
兰州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兰州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28天。特别是今年前4个月,在全国74个新标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月排名中,兰州分别列第39位、第29位、第63位和第18位,退出了全国空气污染最重十大城市行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刘郑州犹记得出门须戴口罩,摘下来一看,“鼻孔位置一圈都是黑的”。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兰州长达30多年的“蓝天计划”到现在都未曾间断过。
兰州处在中国西部内陆黄河河谷盆地上,四面均有高山阻隔,南北最窄处仅300米。这种近乎封闭的山谷盆地在全球大型工业城市都是罕见的。特殊的地形使得城区大风极少,尤其在冬季,大气环流形成的逆温层像锅盖一样罩在兰州上空,被人们称为“看不见天空的城市”。
通过“最严”治污措施,兰州市决心在2014年,彻底扭转市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并提出在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要控制在0.021毫克/立方米以内,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控制在0.04毫克/立方米以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0.10毫克/立方米以内的一些指标性的治污目标。
有专家提出,治理大气污染,只有切实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并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彻底解决中国北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问题。
作者:白丽萍 肖正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