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节总少不了送礼者的影子。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两则有关送礼的新闻引人关注:一是新华社记者曝光了一份送礼单,这份某知名家电企业2013年中秋客户关系维护计划送礼单显示,送礼范围较今年春节有所扩大,涉及北京等5个区域总计人数360人;二是新京报记者在中秋节假期期间,探访政府家属院,调查发现放在“中转站”传达室里的礼品较春节有所减少,但在探访的5处家属院中,仍有3处的传达室内均寄放着礼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秋节前,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于9月3日下发《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重申中秋国庆期间严禁公款送礼。
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作风建设,解决“四风”问题的大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何依旧按照“惯例”向官员送礼?官员为何敢顶风作案收下礼品?
为何有人敢顶风送礼
送礼,没有收就没有送。“八项规定”发布以来,中央多次在高规格会议和重要场合强调,集中整治“四风”问题,但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依旧我行我素、顶风作案。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教授认为,禁令执行不力,一个主要原因是纠正“四风”还未真正常态化、制度化、法律化。
“八项规定”的发布,为中国带来了风清气正的新风貌,但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和落实大打折扣甚至“阳奉阴违”。以请吃送礼为例,面对“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有些领导干部只是表面接受,骨子里并未认同;也有些领导干部长期惯于请吃送礼,一如既往地循着经年累月形成的思维和行为的惯性路径,一时间转不过弯;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等待、观望,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一阵风,吹过去就没了;甚至还有领导干部把请吃送礼转入地下,另搞一套。
“如果能把‘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常态化、制度化、法律化,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和压力,将有助于减少领导干部‘顶风作案’现象的发生。”李景平说。
企业为何习惯于送礼
媒体调查显示,禁令之下,企业主们颇觉尴尬,因为“送礼钱不算小数目,我们也不想把这个利润让出去,可不送又怕关系断了”。“过节不能不有所表示”的惯性思维在企业界根深蒂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认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官员掌握和控制着诸多重要经济资源与制度资源,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依赖于公权力,是企业送礼惯性思维产生的根本原因。
杨建顺表示,企业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打点”,属于权力赎买。要彻底解决“不能不有所表示”的问题,需要为公权力行使设置规矩,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立法、决策、执行和救济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尤其是以制度建构来支撑权力的合理配置和行使,避免其过度集中不受约束,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以制度确保其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也不愿腐。
政府主宰着企业的生死荣衰,使得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利益链。“企业不给政府进贡,政府不会给企业办事。”李景平认为。
从打造优良的行政文化着手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表示,遏制过节送礼,净化社会风气,要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还应从打造优良的行政文化着手。
李景平告诉记者,在一些地方,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对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别的甚至还参与其中,监管乏力,“应当加强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形成威慑力。”
杨建顺则认为,政府单位用公款给领导送礼,可适用公务员法规范予以规制;而对于一些企业、个人给官员送礼,却往往难以区别其正当与否,“若超过了度,则可能构成腐败。这里须有相应的标准、规则和制度作为支撑”。
净化社会风气,打造优良行政文化是关键所在。杨建顺认为说,中央针对中秋、国庆期间严禁送礼的纪律要求,注重的是“节日期间,严禁……”。“抓节点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若不注重平日纪律整肃和惯行养成,那么即使能够卡住关节处,也无法堵住日常送礼的”。(徐盈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