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首席记者 韩福东
1930年底,身兼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和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等要职的蒋介石,开始与其在国民党内的主要盟友—立法院长胡汉民产生嫌隙。
围绕训政时期是否应制定《约法》这一带有根本性的话题讨论,两人关系急速降温。随着冲突加剧,蒋最终以武力将胡软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创始人郭廷以称此“无异一次政变”。
这次“政变”发生的时间是19 3 1年2月2 8日。整个白天,立法院都在召开一三三次会议,第二天,《申报》报道了会议内容,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申报》所没有报道的是,当晚蒋介石在总司令部设下鸿门宴,待胡汉民赴约后,将其扣押。接下来几天中,《申报》刊发了胡汉民辞去立法院长职务并在汤山养病的消息。换言之,软禁是暗箱操作,并未公之于众。
近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马英九和“立法院长”王金平因“关说门”而斗法,让部分历史爱好者联想起80多年前的蒋、胡“约法门”政争。这两起事件中,角力者的身份如此类似,但解决路径却有了大不同。和“训政”时期蒋介石依靠法外手段进行软禁构成反差的是,马、王二人经由司法裁判寻求公道。
鸿门宴
蒋介石的请柬是在2天前发出的,胡汉民并没有意识到其间暗含的危机。
2月28日,在主持完立法院的例会后,他于晚8时3刻许抵达总司令部。在胡汉民之前,戴季陶、吴稚晖、何应钦等人已聚集于总司令部左边宴会厅,他则被引入右边会客室。在那里,南京警察厅长吴思豫正坐着等他。两个卫兵守住了门口。
胡汉民此后在《革命过程中之几件史实》中,对当时的情景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吴思豫在递过来的一封长信中,罗列了胡汉民勾结许崇智(国民党内被蒋介石排挤的元老)、运动军队、反对约法、破坏行政等罪状。蒋介石在每一罪状后都有加注,并于信后称“先生每以史丹林(斯大林)自命,但我不敢自承为托罗斯基(托洛斯基)”。
托洛斯基是斯大林的政治对手,1931年前已在苏联共产党内派系斗争中败北。蒋介石以斯大林和托洛斯基来类比自己与胡汉民的关系,非常巧妙,除了传递对胡汉民每以党内“正统”自居不满外,也将自己置身于如托洛斯基的弱势地位,表明是不得已的反抗。
从党内资历言之,胡汉民诚然高于蒋介石。但以1931年的实力而论,蒋介石已是无人能及。
1930年底,蒋介石刚刚度过自己政治生涯中的一次危机,中原大战以反蒋派全面溃败告终。枪杆子的力量凸显,在南京国民政府创建3年多之后,蒋介石个人地位急速上升,党权、政权、军权一把抓,舆论有所谓“党国干城”之称。
当晚,在胡汉民的坚持下,蒋介石于深夜12点带着侍卫长和十几个卫士赶来对质。
“你近来有病吗?”胡汉民劈头盖脸说,“我还以为你发了神经病了。”在这种情势下,还能以这样的语气教训蒋介石,当时国民党内也只有胡汉民才能做得到。除了资历更深外,年长8岁的胡汉民,对蒋有引荐之功,且在很多关键历史时刻情义相挺。但在那晚的软胁迫下,他还是不得不接受现实,于3月1日早,手书两信,表示“因身体衰弱”辞去立法院长职务,“今后必将以数年之时间,度我诗人之生活也”。
蒋介石同意胡汉民“能在汤山亦好”的要求,将其软禁于汤山街165号总司令部俱乐部内。
《申报》3月2日专电称:“南京关于约法问题,中央各要人多数意见均认为:在训政时期中,应制定约法。上周星期六,曾一度谈商,仅胡汉民独持异议,并以其本人主张不能贯彻,己引咎辞职,即于当晚径赴汤山休养。现各要人,以约法问题亟待决定,己将二日下午三时之中常委谈话会改开常会,讨论一切。”
3月6日,《申报》报道又称:“戴季陶、孙科5日下午二时,接刘瑞恒赴汤山视胡疾,七时返城。闻戴等以汤山离城较远,为便利医药起见,已请胡移至京寓诊视,约日内即可返京。又,胡赴汤山后,曾咏诗多首。”此后,胡汉民仍受到监视—虽然自由度不断扩大,直到10月14日获准离开南京。软禁期间,胡汉民被选为政治会议、国民政府委员等,但他拒不出席国民会议。
在胡汉民被软禁后不久,1931年5月12日,国民会议通过《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约法门”事件,以胡汉民失败告终。
《约法》之争
虽然没有报道胡汉民被软禁的消息,但关于是否制定《约法》的争议,《申报》并未回避。只不过,媒体上已大抵只有一种声音,反对制定《约法》的胡汉民,此时是作为受批判的对象出现而已。
蒋介石于胡汉民辞职次日,在国民政府纪念周报告约法问题。他的演讲词登载在3月4日的《申报》上:“总理(孙中山)革命,在中华革命党时,本定为军法、约法与宪法三个时期。是其不认约法者,乃不认民国元年之约法,而非不欲训政时期之约法可知。既知总理遗教开国民会议为求中国之统一与建设,而竟不欲颁约法,是直曲解遗教而己。数年以来,为求中国之统一与建设而战,我党数十万同志与将士不畏艰险、不顾成败、前仆后继、断头流血而无所辞者,乃欲为和平统一求确实之保障耳。今欲为国内永久免除战祸,惟有速定全国人民公守之约法,而国民会议应有此义务也。”
这段话,基本表达清楚了蒋介石支持制定《约法》的两大理由:训政时期颁行约法,是孙中山遗教正解;制定约法,有利于和平统一,免除战祸。
制定约法,其实最早由反蒋派提出。尤其以汪精卫提倡最力,被认为是“反独裁”的重要举措。当时舆论普遍支持用约法来规范政府权限。在军阀和共产党各立山头的时局下,从维护南京国民政府权威角度,蒋介石也认为“我国今日,若果将约法制定,使全国人民皆知一切破坏统一之份子,皆是国家之叛逆,人民之公敌,遂一致起来,协力诛伐,如是武人政客决不敢阴谋捣乱,人民之权利与国家之和平,始可以永远保障”。
在3月2日的演讲中,蒋介石批评他的政治对手:“今胡汉民同志不顾本党与国民全体之公意,在中央未有具体决议以前,徒凭个人见解,发为国民会议不当议及约法之言论,是不但丧失我总理召集国民会议之精神,且将引起以后有约法无约法之纠纷,重贻党国无穷之祸患。胡汉民同志身负党国重任,不应如此轻易发言,使人心为之淆惑。”
在软禁胡汉民之前,胡汉民的确多次公开发言,反对制定约法。他认为,“中央政府基础未固,倘开放政权,军阀官僚蜂拥而至,复蹈民元之覆辙……易受一般攀龙附凤野心家之包围,而党基因此动摇。”“现在各项法律案还没有完备,已有的,又因为军权高于一切,无从发挥其效用。徒然定出大法来,有而不行,或政与法违,不但益发减低了人民对党的信用,法的本身也连带丧失了价值。所以我不主张马上有约法或宪法,不但是为党计,为法的本身计,甚至也为了目无法纪者的军阀自身计。”
在对孙中山个人崇拜的语境下,胡汉民同时还强调,总理早年尚倡言训政约法,晚年已倾向于打造“列宁主义的党治国家”,不再谈及约法。
武人政客的叛逆挑战
胡汉民因约法之争辞去立法院长职务,媒体报道甚多。《申报》在1931年3月6日总结说:“此间中外报,对胡下野,均认为寻常事,独日文报则为胡叫屈。”从当时舆论看,要求制定约法,确实是民心所向。日本报刊的不同见解,或许和他们野心别有怀抱有关,九一八事变即在半年后爆发。
李宗仁晚年接受唐德刚口述历史访谈,提及此事,称“当蒋、冯、阎中原大战结束之初,蒋氏以战胜余威,竟不经中央党政机构会议,擅自通电声言制定‘约法’,开国民会议……胡氏在党中允为元老,地位高于蒋氏,在政府中,胡氏也位居立法院院长。蒋先生竟因一言不合,即加以幽禁,则蒋氏对付他人的手段为如何,更可想见了。这些都可见蒋先生的独裁、目无纲纪,实为招致党内外一致强烈反对的原因。”
李宗仁是反蒋派的要角,持此立场并不奇怪。在新中国成立后,史家提及蒋、胡约法之争,也大多偏袒于胡汉民。近来公论渐向蒋介石一边转移。但即便认为蒋在制定约法立场上无差,也都难以否认,以软禁方式处置政敌,逾越了法制。
除了治国理念的不同外,一般认为,约法之争也关涉蒋介石与胡汉民的个人权力角逐。胡汉民名望甚高,据称如果当时国民党各省区改选,参加国民会议的地方代表将有68%支持他。而当时也有传言,蒋介石想利用约法制定,出任总统。
在蒋、胡关系决裂之后,党内亲胡派—以广东籍居多,开始与汪(精卫)派、桂系(李宗仁)等合流,通电反蒋,在广州另立政府。革命党起家时,就不以法律为规范。当蒋介石试图经由制定约法,解决武人政客的叛逆问题时,遵循的依然是非法制原则。同样吊诡的是,当初的约法推动者如汪精卫,则在约法出台后成为“叛逆”领袖。
在“革命”喧嚣中的这个死结,因为日军的入侵而变得更为复杂。待到抗战胜利,蒋介石想从训政过渡到宪政时,他仍然面临类似的挑战。
就此而言,如今马英九、王金平背靠司法的“关说门”之争,见证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