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游客在四川都江堰景区游览。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3935.59万人次,同比增长22.7%,实现旅游总收入196.77亿元。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据新华社电 云南省、迪庆州相关部门昨日消息,云南省、州工作组查明,媒体曝光辱骂游客的旅游执法人员为迪庆州旅游质监所所长、旅游执法支队负责人李某。相关部门已做出撤销其职务、并调离执法工作岗位的处罚。
云南一旅游执法人员骂游客被曝光
据了解,10月6日,媒体曝光了《香格里拉旅游“怪象”:不交钱就赶下车》,称由于拒付强制性消费,有游客在从丽江至迪庆途中被赶下车。随后,游客在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相关旅游执法人员言语粗暴,让游客“滚蛋”。
针对媒体曝光的“香格里拉旅游怪象”,云南省、迪庆州10月6日成立工作组调查违规导游、违规旅行社和被曝光的相关旅游执法人员。
迪庆州10月6日公布的初步处理结果为,两名涉事导游被吊销导游资格,被曝光的涉事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停业整顿一个月。
在视频中曝光的对游客进行辱骂的旅游执法人员为迪庆州旅游质监所所长、旅游执法支队负责人李某,迪庆州相关部门对其作出撤销职务、调离执法工作岗位。
调查组未透露骂人所长调离细节
这一初步处理结果公布后,仍然引发质疑。一些网民认为,“如此调离无异于变相保护,调离也就是内部调整”。
针对媒体曝光的“香格里拉旅游怪象”中涉及的其他问题,云南省、迪庆州工作组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对于李某的“调离”细节,以及是否存在网民所指的“变相保护”,相关人士表示不知情。
延展
十一旅游浮躁症
“十一”黄金周来了又去。虽然这次高速免费了,旅游法颁布了,但路上还是拥堵,游客还是对景区服务不满,有打架的、有堵路的、有插队的……不少人都患上了“旅游浮躁症”,而且似乎还病得不轻。
症状1 “黑”导游久治不愈
3日下午,来自浙江的女游客王某等在福建厦门鼓浪屿内厝澳码头与几名自称导游的人发生纠纷,后引发打架,王某等人被雨伞划伤。
云南香格里拉6日也曝出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冲突事件,由于拒付强制性消费,有游客在从丽江至迪庆途中被赶下车,游客向当地旅游局投诉时,执法人员言语粗暴。
【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旅游市场的浮躁性和功利化是根源,较低的违法成本也让“黑”导游们“输得起”。不过,旅游法刚刚实施,相信在三五年之后这些“乱象”能够杜绝。
症状2 景区管理者浮躁懒政
“十一”期间,安徽黄山景区内全面禁售方便面的规定引发争议,并被不少网友质疑是为“推销自己45元的盒饭”。对此,黄山环卫所负责人解释,禁售方便面旨在避免大量的方便面包装盒、残留物对风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观点】 王琪延认为,禁售方便面是“治标不治本”的懒政之举,景区不是“摇钱树”。而在久拖不治的北京“一日游”现象中,虚假广告宣传、低价拉客、行程缩水、强制购物等问题屡禁不止。“一日游”乱象折射了行业自律的缺失,而管理不严、执法较弱也成了众矢之的。
症状3 自驾造就高速“黄金粥”
国庆长假,很多人想要“蹭一蹭”全国高速公路的免费福利,结果,黄金周变成了“黄金粥”,而人在“堵”途则更加考验行车文明。
除了车流量大以外,一些驾驶员随意穿插、随意超车,在马路上呈“S”形行车,想省时间,钻空子,结果却造成事故,浪费了时间,最终“欲速则不达”。甚至有驾驶者占对向车道导致堵塞,大有“我不走,你也不许走”的蛮横心态,给原本就拥堵不堪的交通“火上浇油”。
【观点】 广东商学院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张伟强表示,在旅游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有些人选择了不健康的心态和“损人不利己”的做派,这种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值得警惕。据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