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所未有的大范围雾霾逼迫下,京津冀终于看到了整体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以前更多地是被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说,雾霾成了京津冀探讨合作新模式的一道催化剂。
本报记者 付薇
雾霾倒逼“铲平京津冀发展悬崖”
“十一”长假期间,大范围雾霾再袭京津冀,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多架次航班延误,大批旅客滞留。这距离国家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国十条”)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两个重头文件出台仅过去半个多月时间,距离河北的“减煤压钢”具体计划公布也仅过去一个月。
“现在的形势,是逼着我们转变发展思路。而且光靠河北是不够的,必须跟京津合作。”我省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说,“更重要的是,这三方面、尤其是京冀的合作思路必须得调整,不调不行了!”
在此之前,河北与京津的关系,更像一个温文有礼且乐于奉献的邻居,而不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家人。
多年来,河北与京津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环境资源供给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然有产业方面的合作,但多数是京津转移出来的重工业—如首钢搬迁、北京焦化厂等。这些项目虽然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带来的污染隐患也正在逐渐暴露。
更重要的是,对经济水平产生着决定性作用的产业合作始终没有占据河北与京津关系的主流,在京津周边,尚存在着一条特殊的“环京津贫困带”。有学者指出,这在世界区域经济中都属于比较奇怪的现象:世界上大都市周围几乎都是比较富裕的,而河北北部却相反— 走出北京不远,就到了非常贫困的地区。这说明,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发展水平,横亘着一座巨大的“悬崖”。
如今,在京津冀地区连续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更是暴露了京津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延续,也充分说明转型升级、与京津协同发展是决定河北经济未来走向的关键。目前京津冀的合作中,迫切面临合作思路的调整。
上述官员指出,对于河北省而言,应该把如何利用京津优势放到战略层面来考虑,而非一味承接京津落后产能转移。“在发展方向和层次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谈到合作。京津的优势在于什么?在于高端产业。具体的要素优势则在于人才、技术、资本、市场、信息这5方面,但是现在咱们的发展差距太大,想利用人家优势都没法利用。”
在采访中,多位学者指出,现在已经到了铲平“京津冀发展悬崖”、寻求区域整体发展的真正契机。“如果中间是一个悬崖,那么对大家的发展都没好处,如果是一个缓坡,那大家都能走得更快。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起这样一个缓坡。”
有学者甚至再次提到了“反磁力中心”理论。多年来,京津一直是吸附式发展阶段,从河北吸引资源、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而现在,面临京津冀、尤其是京冀之间的发展“悬崖”,面临河北周边长期粗放发展导致的高污染问题,面临京津城市功能过多、资源以及人口压力过大的现实,河北应想办法外吸京津产业以及人口。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河北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可以化解京津压力,这就是打造北京反磁力中心。
据了解,今年5月,河北与京津分别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三方为了使京津冀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决定成立京冀和津冀省市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为领导小组,建立长期的交往和会商机制,强力推进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可视为京津冀合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在京津冀的合作中,一直被动的京津两地,态度也正开始变化。
5月20日和22日,京津方面分别赴河北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三地将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领域内开展合作。三天之内分别与京津签下发展协议,这对河北而言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
“京津与河北合作的态度有变化。我们注意到,这次合作框架协议,都是京津方面到河北签订的,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北京,对于京冀合作方面正在变得更加积极。这也许是由于北京已经意识到,京冀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抛开河北单发展北京。”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家庄市官员这样表示。
多年来,河北曾数度提出发展环京津的战略构想,但是由于这一战略需要北京、天津两大都市带动发展,被动性强,再加上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合作机制一直不顺畅,因此一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然而,在从去年冬天开始的这片历史罕遇的大范围雾霾下,京津冀三方协同治污、协同发展,终于迎来了新的契机。
但是从何处突破,这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我省一位长期研究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官员在采访中提出了4个突破点:
第一,在战略取向上,应确定从京津吸引何种产业。是继续吸收传统产业转移,还是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吸收京津高端产业;
第二,在具体行动上,发展要素应向京津冀合作项目倾斜,尤其是土地和资金要素向这方面倾斜,同时想办法打破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合作机制不顺畅的藩篱;
第三,呼吁京津特别是北京,对于京津冀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是三方开展深入合作的基石;
第四,抓重点地区的产业转移,环京津区域以及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区域重点承接京津高端产业外溢。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淘汰本地的落后产业,从而达到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合作如何破题这一点上,我想,抛开京津的做法不论,河北自己这方面也非常需要有创新的态度和思维。以前,我们在创新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这么说吧,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日本走的就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路子,他们把别的地方先进的东西拿过来,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创造出更好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行?京津有很多好东西,世界上也有很多好东西,但当拿到我们河北来的时候,往往就适应不良、消化不良了。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改变保守的态度,创新新办法,来更好地利用起依托京津的优势。”这位官员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从京津承接什么样的产业?
在河北与京津的合作中,产业合作是重中之重。
在采访中,有学者表示:“不要光提承接产业溢出,要看什么样的产业。你想,人家不要的东西能好得了吗?”
相对于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河北省环保厅总工王路光的思考则更为理性:“从现在的经验看,承接产业转移一定要有准入条件,不是人家过来的就都要接。”
他认为,“接”与“不接”之间,要有一个取舍标准。这个标准,需要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而不能再单一地追求GDP的增长。“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产业转移,小到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多数地区都会从高污染、高资源浪费的初级产品开始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把初级产品的生产功能转移出去,转而从事加工、贸易、服务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这是一个一般规律。所以,北京也会走这个路子。而对于河北来说,一味承接是不对的,一味拒绝也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做的是,重点吸引那些比我们的基础产业先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结合好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把好第一道关口。”王路光说。
对于按照环境容量来进行产业布局,这已经成为在空前环境压力下各界的共识。然而,如何来判断我们的资源环境容量呢?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环境压力很大,但目前的现实是,我们还不清楚自己的环境容量到底有多少,每个城市到底承载多少排放量才是安全的。这说明我们整体缺乏一个对环境容量的认知和考量,从而也就无从判断什么地方适合布局多少工业项目,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他认为,环境容量的计算,需要环保、气象、地质、规划、工业、交通运输等多方面的数据来支持。
除了呼吁对于环境容量的量化研究,有学者呼吁,将引进京津产业的战略重点直接对准污染小的高端产业。“我们应该提的不是‘承接产业转移’,而是‘承接高端产业外延’。承接不会带来污染的产业,比如高新技术产业。张承(张家口、承德)现在就在做与中关村和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合作,做‘中关村产业园’,也就是利用交通等优势打造当地的中关村。我想,这就是非常好的路子。”
高端产业占比少是我省经济的一个弱点。目前,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四大基础产业占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约80%,而天津的这一占比仅为45%,北京则仅占极小部分。若能在高端产业的引进上发力,将对平衡我省过“重”的产业结构起到极大作用。
对这一点,河北高层已有所意识并有意打造。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央企进河北”项目建设中,高端产业项目已占到相当比例,其中包括生产手机屏幕等新型玻璃的沙河“三新产业基地”、将航空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清河“中航工业再生战略金属及合金工程”等。近一年多时间,我省已有170个央企项目落地,总投资达到6400多亿元,众多项目分布于高端装备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