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独自在农村的留守生活,老人不禁流下眼泪。
有老人随儿孙迁徙进城,恋上城里的养老院
有老人盼得孩子“回归”,重享天伦之乐……
民政专家认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政府加大投入
记者 蔡君彦 实习生 岳飞宏 文
记者 许俊文 摄影
阅读提示 | 约5000万,沉甸甸的农村留守老人数字背后,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渴盼。
昨天,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这个特别的日子,祝福天下老人的同时,我们更该思考: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的晚年更幸福?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最需要的,恐怕是能早一天终结留守的日子。
做儿女的,不忍也不会让父母继续在乡村守望,不误打拼又能陪伴、帮助老人终结“留守”?有人,已经摸索着找到了出路……
出路一 随儿孙进城
主角:李秦氏 82岁
概况:老人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后,被儿孙们带进城,住进养老院
独自在农村生活的她
病倒后被儿女带进了城
“赶紧来,我摔倒了,起不来!”2008年8月的一天中午,周口太康县李菜园村一所新建民房里,78岁的李秦氏,独自吃完自己做的午饭,正忙刷碗,突然摔倒在地,神志还清醒的她慌忙呼救。
老人呼唤的“救星”,是邻居。她的儿子、女儿、3个孙女和1个孙子,当时都在郑州,儿媳7年前因病去世,她成为独自在家的留守老人。
邻居慌忙找车把她送进医院,再给她的儿女打电话:快回来吧!抢救后,老人自此半身不遂,其老年生活也割裂成两半:之前独自守家,招呼自己吃喝,盼着儿孙回来;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与轮椅为伴。
老人住院后的日子里,儿孙轮流请假照顾,可因为家里刚花很多钱盖了新房,还必须回郑州继续打拼,经常请假回来也不是长久之计。咋办?
家人商量着把老人送到县城的养老院,老人担心受气,不答应。无奈,家人掏钱,托村里一位婶子帮忙照顾。对方照顾孩子、忙家务的同时,帮忙照顾李秦氏的日常生活。
“保姆”不在时,老人坐在轮椅上,临着屋外的过道,急着上厕所方便时,见谁路过叫谁帮忙,没有人,就憋着。这样熬过了一年多,“保姆”说,太忙了,顾不上再照顾老人。
没办法,2010年春节后,家人费尽口舌做通了老人的工作,把她从老家带到郑州。起初,儿孙们轮流接力帮忙照顾。老人看孩子们很忙,也不想跟着添乱。终于,她答应住养老院试试。家人看了好多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把她送进离大家不远的郑州市鑫苑路枣庄社区的金秋益寿园。
老人在城里住习惯了
说养老院也是“家”
“吃饭了。”10月9日下午5点半,鑫苑路枣庄社区金秋益寿园二楼,护理员招呼李秦氏吃饭。
芹菜豆干,蒸馒头,大米稀饭,都是她喜欢的可口饭。“一天三顿饭,可准时,做好端过来,衣服也刚换洗过……”老人说,在这儿住衣食起居都方便,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还有人聊天,已经习惯。
当然,老人在养老院开心生活,还少不了儿孙们要常来看看,隔不几天,孩子们会带着礼物前来看望。老人住养老院的费用,大家争着分担。
老人还笑着说起自己的变化:去年春节,一家人带她回周口老家,住到大年初四,她就嚷着回来。急啥,好不容易回趟老家。“我说,现在郑州也是家呀!”
去年老人过生日,一家人商量说,大孙女在郑州有了三室两厅的房子,把老人接回来吧。不料,老人坚持要继续住在养老院,嫌回去住不习惯。
老人的儿子李仰房在郑州当保安,58岁的他也将步入老年。说到当初将老妈带进城,送进养老院,他说,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如今看来,这条路走对了。老人在养老院被照顾得挺好,只是需要家人常来看她。“人老了,最在意是家人心里想着她,让她有个好心情。”设身处地想想,他明白了老母亲的苦心。
孩子返乡团聚
主角:海文亭、蔡天荣老两口
概况:孩子之前常年外出打工,
如今回乡跑货运,陪家人、谋生两不误
有孩子守着,老两口睡安稳了
有孩子在家帮忙,到底不一样!今年秋天,年近七旬的海文亭、蔡天荣老两口,感受了17年来最轻松的一次秋收。
老两口的几个女儿早已出嫁,海晓东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山村,农活繁重时,男子汉是绝对的顶梁柱。不过,海晓东从18岁外出打工,至今已过了17个年头,老人把所有重担都扛了下来。
海晓东结婚生子后,依然外出打工。孩子留家里,老人又要照顾两个孙子。管孩子,干农活,还要养牛,两位老人的“重任”可想而知。收麦、犁地之类的重活儿,不得不找人帮忙。
今年3月,眼瞅着父母年老体衰、力不从心,海晓东和爱人商量后,用打工的几万元积蓄,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在老家拉货,换一种方式谋生。不跑车时,他就帮忙干家里的活儿,算下来,在家门口挣的钱,跟在外打工差得并不多。
“看着孩子在家,心里也高兴。”老人说,每天有儿子、孙子在一起陪伴,笑声也多了。老太太举例说,儿子不在家时,他们晚上担心牛被偷,根本睡不好觉,如今,家里有了最贴心的“保镖”,也能踏踏实实睡好觉了。
如何终结老人“留守”?
民政专家这样说—
让老人舒心养老,还需政府加大投入
“要想让农村留守老人晚年舒心、幸福,需要家人和全社会一起努力。”本报“我的父亲母亲”系列报道发出后,不少读者表示,我们还能做更多,帮助老人们“终结”留守。
父母日渐年迈,相当一部分在外打拼的选择回归,在家门口找事干,陪伴老人。然而,因为条件限制,仍有多数人难以回乡就业或创业。
此外,记者国庆假期走访一些乡镇、县城的养老院发现,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很多养老机构目前只接受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照料的失能老人,想找个养老的地方很难。
据了解,自1998年,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196万人,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失能老人多、农村留守老人多等突出特点,民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河南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目前,养老存在着设施严重不足、扶持政策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呼吁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财政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等。此外,还要尽快探索农村养老“幸福工程”,努力构建以县级福利中心、公办养老院(中心敬老院)为示范、乡镇区域敬老院为基础、村级“互助养老家园”和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机构格局,并依托养老机构和农村社区,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等,促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均等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