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成为排污最后一道防线的污水处理厂,成为了环境违法的重灾区。近日在2013年环保专项行动督查发现环境违法的72家企业中,污水处理厂占了8席。
“集中排污的现象很普遍,各地都有。”浙江地区一家污水处理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通报中违法企业的“超标排放”、“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等行为并不鲜见,形成因素很多,最大掣肘是资金问题。
在线监测系统不力
多数企业向记者表示,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达标,一是进厂污水超过其设计范围,二是污水处理厂自身运行不达标。
通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包括了日常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部分通过城市管网统一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在进入管网前,工厂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污水处理厂在建造设计环节就要对污水处理能力,包括进水水质进行估计。
“工厂处理污水是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宁波华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蔡叶告诉记者,工厂预处理是没有专人专职去做的,往往都是应付一下环保局,这导致很多时候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就已超标。“原来设计标准规定COD是 400,现在进来的是500,处理成本大大增加,污水处理厂就承受不了。”
他认为一个比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线监控的布点。“按道理应该在每家工厂的出水口就有一个监控,但实际上现在只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安了监控,对工厂的监管只能靠环保局派人去查,哪家企业超标也不知道。”
大岳咨询总监毕志清告诉记者,预处理的成本在几元到几十元/方不等,很多工厂在预处理环节就偷排。
“与其花大价钱去处理污水,还不如花更少的钱去疏通关系。”上海一家污水处理公司负责人认为,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问题的一个因素。
在已通报的8家污水处理厂中,亦有超过半数企业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存在问题。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潘蔡叶认为,污水处理厂的问题还缘于其他外部因素。“早先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雨污分流就没有做到,设计好的日常5万吨的日处理量,下大雨后就进来7万吨。”
提水价成重要议题
“污水处理厂主观上恶意违法偷排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相对较少。”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典型的情况就是,某企业拥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只为这一个企业服务,那么这家企业就很有可能买通监管局,偷偷排放。
但上述负责人认为,污水处理厂涉嫌环境违法,最主要仍是资金和技术问题。
“业主方拖欠运营费用是最普遍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污水处理厂没有足够费用。其实在合同中有一个豁免条款,业主资金不到位的话,污水处理厂是没有责任的,但关于这点也没有人去管。”他说,很多业主都会拖欠两三个月,甚至拖欠几年,这是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营上最为困难的地方。“一般污水处理每吨要十多块,而处理一吨化工污水的费用要五六十块。”
毕志清告诉记者,从污水处理厂运营方的总量上来看,尽管相对独立运营的企业这两年多起来了,但政府和政府下属企业仍占大头。后者的运行费用包括自来水费当中包含的污水处理费和一部分财政补贴,有时候地方政府拨款不到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就会出问题。
而对于一些委托运营的企业来说,水质提标改造所提出的资金问题也变得日益迫切。“从二级标准提升到一级B,出水标准高了,企业就要和政府谈判,提高水价。”潘蔡叶说。
此外,上述嘉庆水务负责人认为,除了资金问题,污水处理企业自身工艺技术改造跟不上新进污水源的处理要求也是一个难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