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评估专业领域,中国资产评估业用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从全面跟行到逐步并行并发展到现在的部分领行,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10月5日,全国人大对资产评估法草案二审稿的公开征求意见正式结束。在1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超过3万条意见。
“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法案如此备受关注,说明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资产评估都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贺邦靖如此评价。
“行业成长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在她看来,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壮大,是中国经济在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维护经济主权和尊重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直接结果。
借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东风”,“年轻”的中国资产评估业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已发展壮大成一支注册资产评估师逾3万人、机构总数近3000家、年业务收入超80亿元的庞大队伍。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巨大而多样的市场空间,给资产评估业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样本。”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萍表示,在中国,无论是资产评估的规模、评估作用的深度还是评估所作用的领域都远远超过西方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获益者并非是资产评估业所扮演的唯一角色,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资产评估行业一直担当着价值尺度的重要角色,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力量。
始于对外合作
1988年的大连炼铁厂,厂里一片忙碌景象。大家正准备着与香港企荣贸易有限公司的合资事项。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大连会计师事务所受大连炼铁厂委托,就大连炼铁厂拟作为对外投资的建筑和机电设备提交一份价值报告。
“当时谁也不会料到,1989年12月完成的这份报告竟然成为了构建中国资产评估这座大厦的第一块基石。”刘萍感慨。
在我国中外合资合作发展初期,由于中方对资产的价值,尤其是无形资产价值认识不够,再加上急于引进外资,对投入的固定资产多以账面净值作价,并经常忽视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形成了不合理的出资比例,损害了中方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评估被引入中国。
1991年11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第91号令,即《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政府管理的法规,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了资产评估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正式走上法制化的道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公勤谈到。
不过,对于蓄势待发的中国资产评估业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资产评估肩负重任,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有序发展,不能出现野蛮生长。”作为中国最为资深的资产评估师之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子林说道。
据统计,1991年全国已有资产评估机构(兼职机构和专职机构)共476家,从事资产评估的人员6300人。为适应评估行业的发展需要,1993年9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注册成立,从而开启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新里程。
“历史证明,借助资产评估专业手段,对中方投入的各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并以此作为作价入股的依据,合理地确定双方在合资合作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既防止了合营之初国有资产的流失,也保证了国有资产的长期权益。”刘萍强调。
兴于国企改制
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攻方向之一的国企改革正面临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任。
“一方面,广大国企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束缚,亏损严重,急需进行触及体制本身的深层改革,并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进行战略性改组;另一方面,必须解决国企改革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建立并发展国内资本市场,甚至是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刘萍谈到,无论国企改革还是资本市场的建立、发展,都需要对国有资产价值进行科学度量。
虽然此前资产评估的对象也多为国有企业,但规模一般都不大,而这一次,许多评估对象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巨无霸”企业,这对诞生不久的中国资产评估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王子林感受颇深。
2000年2月25日,中国石化集团集中主业和优质资产,以独家发起方式创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不久,新公司便相继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境内外四地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四地上市的公司。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在此过程中,资产评估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企业主业的优质资产,以投资者认可的合理水平呈现到市场上。”作为资产评估团队的重要主导者之一,王子林谈到,这其中至少有两方面问题比较棘手。
首先,作为石油业巨头,中石化业务范围涵盖石油勘探与生产、销售、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科学研究等诸多分部,要确定其真实价值,专业性非常强。
“我们发现,油气井的价值是随着储量的生命曲线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于是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函数关系,这就突破了油气田在评估中的瓶颈,大大提升了企业价值。”王子林谈到。
其次,中石化当时有两百多亿元的应收账款,虽然回收率很低,但依照当时的会计制度,却难以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和消化。
为此,评估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根据过去回收的实际状况,发现了一个回收应收账款样本的规律性,然后再建立起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一笔笔减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资产评估已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价值尺度的工具,而是成为推动国企改革的一种重要力量。”王子林评价道。
“国有企业改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转型,给中国资产评估实践提出了世界性的专业难题。”采访中,贺邦靖谈到,尤其是那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资产规模巨大,资产类型复杂,资产分布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境外,需要解决的评估专业问题层出不穷。
“幸运的是,我们不仅解决了这些难题,而且在此过程中,使得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摸索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超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她表示。
迈向海外市场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入世”带来的效应,“走出去”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另一个主题词。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海外资产估值较以往偏低,我国企业进入大规模海外投资阶段。这预示着资产评估在其中的实践领域越来越宽,同时也意味着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
“与其他评估实践相比,跨国并购评估实践具有许多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刘萍向记者分析谈到,首先,评估要素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评估对象随并购标的和支付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评估价值类型随并购协同效应的不同而变化,评估依据与参数随目标企业所在国的不同而变化等。
其次,评估技术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跨国并购同时涵盖了“跨国”和“并购”两项复杂元素,导致跨国并购的评估复杂程度远高于其他项目。例如,控制权价值和各种协同效应价值的评估,目标企业所在国的国家风险量化,以及交易结构对估值的影响等都需要系统考虑。
最后,对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更高,具体体现在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跨国并购评估对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无论在知识结构、执业经验方面,还是在语言、文化、沟通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高标准。
“尤其是对实际控制人为外方的并购案实施资产评估的难度最大。”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月焕对此显然有着切身的感受。
“对于评估机构而言,对境外公司所在国的各项政策不熟悉,要花时间去搜集资料和研究。更大挑战在于,在获取标的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等方面难度很大。”她谈到,还有一些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比如执行评估业务的成本大,主要体现在出国的差旅费和资料费用;时间周期不好控制,包括出国手续、现场的尽职调查不一定能够按照计划实现。
“这些都对履行正常资产评估程序提出了挑战。”她告诉记者,今年她所在的公司在承接国内A股公司襄阳轴承直接现金收购波兰最大的轴承企业并购案过程中,评估团队就历时3月,到波兰现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尽职调查,为了获取更加充分的资料,除了在波兰进行了15天的现场工作,还专门聘请了当地的评估师为团队提供服务,最终该项目顺利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跨国并购资产评估实践的日益增多,不但保证中国企业顺利地‘走出去’,极大地丰富了资产评估专业体系,而且为世界认识中国评估、重视中国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渠道。”贺邦靖最后表示,尤其是众多项目中国内评估机构所表现出的专业水平、语言能力等经受了中外各方的考验,说明中国资产评估机构并不逊于国际同行的估值水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