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康殷 发自香港 智能手机早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港府推动信息科技发展,各部门更推出70多个手机应用程序(APP),为市民提供各项服务。但市民使用过程中,又如何确保手机中的个人资料,如定位位置、通讯录、短信等不被程序读取,而用作其他用途。
为此,昨日立法会上有议员对政府推出的手机应用程序提出咨询,要求港府公布这些官方A PP是否读取市民资料并转作其他用途。政府信息科技总监办公室表示,开发过程中须严格依循《私隐条例》及公署所订的指引。
40个有读取个人资料
就议员查询政府制作的手机应用程序是否读取市民个人资料,港府公布昨日公布,港府各部门共制作发布了72个手机程序,其中40个程序有读取使用者资料,被读取的资料包括手机识别码、定位位置、手机摄影功能或麦克风;而涉及更为个人的资料,如短信或图像信息、通话记录、通讯录、日志记录则没有程序读取上述资料。
政府信息科技总监办公室则强调,政府一直以来都有就开发流动应用程序制定指引,指定部门在开发过程中,须严格依循《私隐条例》及公署所订的指引。在开发涉及个人资料的流动应用程序时,部门须进行私隐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私隐。
减少读取不必要资料
按照私隐专员的要求,政府制作的A PP应减少读取不必要的资料,以及因应程序的运作方式和需要撰写私隐政策。开发商应向用户清楚交代程序会否读取手机上的资料,读取何种资料原因和方式,让用户衡量,作出知情的决定。
私隐公署提醒智能手机用户在安装程序后,如果操作系统许可,应不时检视他们的权限设定,限制程序读取不必要的资料,如地理位置资料。用户如对程序有怀疑,便应移除可疑和不常用的应用程序以减低资料外泄的风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