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魏小军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之后,全球对化学武器这种“穷人原子弹”的担忧进一步提高。很多中国民众也关心,中国在化学武器防护领域的能力到底如何。作为全军唯一一所核生化防护院校,也是国内在该领域最权威的机构,解放军防化学院院长倪百鸣少将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化学防护技术与西方基本相当,且中外各有所长。
14日到18日,解放军防化学院2013级生长干部学员正在进行长达五天四夜的综合演练。《环球时报》记者17日遇上他们时,他们正全副武装地进行长途拉练。据防化学院训练部教务处李传应处长介绍,这次演练中最有特色的当属通过染毒地段的训练课目,学员们模拟遭受袭击,需要迅速佩戴防毒面具通过无毒但富有刺激性气味的“染毒地域”。
倪百鸣说,对于新学员,这次训练只是使用模拟毒剂。但随着学习课程的深入,两年后,他们将经受真实的核生化环境的考验。例如训练时会施放真正的化学毒剂,接受测试的学员必须采取科学和严密的防护措施,才能完成任务。一旦他们的防护稍有失误,就会出问题。这种训练既考验学员的专业技能、心理素质,也考验学员在实毒条件下能否完成防化兵的任务。
此外还有更严格的考验,学员必须在实毒环境中连续作业1.5公里,完成20多个项目。这将全面挑战学员的体能、专业技能、战术、心理素质、勇敢精神,只有经过这种严格考验的学员,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对防化兵的要求之所以如此严格,是因为他们在未来战场上要承担极重要的使命。李传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防化兵往往会作为先头侦察部队的一部分参与行军,在遭遇核生化污染地区时,需要由他们先确认染毒地域的范围、毒剂的种类和强度,以此评估主力部队通过时需要佩戴的防护设备和需要的时间,并制定穿越染毒地区的最佳路线。若毒剂的污染范围过大或强度超过防护设备的承受极限,防化兵还必须及时更改行军路线,选择绕行。
现代军队除了完成“打赢未来战争”的传统任务外,还需要执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倪百鸣强调,核生化威胁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一方面,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证明,化学武器只要存在一天,就很难避免被使用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经常会出现化学原料泄漏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这些都是防化兵需要应对的新挑战。
而对于外界关注的中国防化能力到底有多强,或许外军专业人士的评价足以说明。作为中国履行禁化武公约的一部分,解放军防化学院承担了为禁化武组织培训相关技术人才的任务。与解放军其他培训主要吸引第三世界国家不同的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防化学院的这项培训表现出极大热情,纷纷派出观察员参加。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领域,中国与西方并不存在代差。
倪百鸣院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在化学防护领域,整体水平与欧洲先进国家相差无几。在关键的侦检领域,通过引进与自行研制,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和发达国家相当。
倪百鸣承认,我们的差距主要集中在自主原创性研发领域。例如现场快速侦测能力,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判断毒剂的种类,这种技术只能对已知毒物侦检,且反应速度慢。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利用质谱、气谱、色谱仪器,能快速准确判明毒物的种类。我们虽然也有这个能力,但相关技术的自主原创能力不足。
不过我们也有优势。倪百鸣介绍说,在毒剂毒素机理的基础性研究、防护的吸附性原理研究领域,防化学院的专家们已经获得突破。他表示,以现在的趋势,我们可以追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有这个信心”。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