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特殊环境、经受特殊考验、执行特殊任务、作出特殊贡献的英雄群体。
四十二年如一日工作在高温、高湿、高噪声的环境中,白天看不见太阳,晚上看不到月亮和星星,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平均年龄不到40岁,然而他们的军功章却能铺满一条百米跑道,研发的成果令中科院院士赞赏不已。
他们,就是被誉为“蓝鲸守护神”的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
他们在驭鲸蹈海中,练就一身本领。基地政委厉延明说:“核潜艇是国家战略部队,是国家安全的盾牌,平时不惜力、战时不惜命,有一股敢于拼命的劲头,集一身压倒一切的胆气,才能称之为一支合格的、人民信得过的‘撒手锏’部队!”
精武标兵
大洋角力考验官兵智慧
某天,基地“水下先锋艇”连续奋战几个昼夜,顺利完成了攻防作战、突破和布雷等多个考核项目。就在潜艇开始返航时,“叮……”刺耳的战斗警报突然响起。“波纹管爆裂!大量蒸汽泄漏!”艇长吴昌弟话音刚落,全艇官兵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迅速冲向战位。“潜艇紧急上浮……”随着一串口令相继传出,一场没有预先号令的损管操演,让官兵经受了一次突然袭击的洗礼。
“类似这样的演练,在我们这里经常上演,次次惊心动魄!”基地参谋长于正强说,“训练场上出人意料越多,未来战场上意想不到的就越少。”
核潜艇一进入大洋,时常有外军飞机和舰艇来侦察,每当这时,官兵们格外兴奋,“我们不用花一分钱组织,就有人来当陪练!”
与“免费陪练”大洋斗法,是一场场真刀真枪的实战。对手在哪里、什么航向、何时会来、如何侦察……官兵们全然不知。侦察与反侦察,跟踪与反跟踪……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大洋角力,让官兵们的脑袋越练越灵。
雷达兵穆美田,就是这样灵光的兵!那一年,核潜艇在某海域执行任务。穆美田全神贯注地盯着雷达显示屏。突然,一个细小信号在眼前一闪而过,顷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这瞬间的一闪,却在穆美田脑海留下印记,他意识到这不是我军战机。抓起话筒,穆美田坚定地报告:“左舷×度,疑似某国反潜飞机!”“紧急下潜!”艇长紧急下令。8分钟后,敌机果然展开了拉网式立体反潜搜索,结果无功而返!穆美田也因此受到上级表彰,并荣立二等功。
水手长陈清峰从一名普通水兵成长为舰队“精武标兵”只用了两年时间。那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远航,潜艇在水下突遇风浪旋涌,陈清峰处变不惊,手握舵轮,牢牢地控制着潜艇的深度与平衡。危急时刻升降舵又突然失灵。陈清峰当即打开应急装置,迅速控制住了潜艇的失衡状态,两分钟即化险为夷。
科技达人
10年攻关建成故障监测诊断体系
核潜艇内各类设备数千台,仪器仪表上万件,指示灯数千个,大小阀门好几千,宛如一座水下科技城堡。机电官兵,凭着对它们的熟悉和了解,在“科技城堡”里上演着一幕幕的“中国海军达人秀”。
高级士官苑广成是一名电工专业的士兵专家,曾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船用电缆故障检测和定位,在国内乃至世界一直是个难题。苑广成结合20多年的艇电、岸电经验,上千次在各种恶劣环境里实验、调试,有时为解决一个课题,他连续10天不离机舱。成功属于肯付出的人,苑广成研制出了某故障检测设备,为潜艇电力系统的通畅又立了一功。
创新,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摔几个跟头就找不到“北”。
某监测室主任吴水海不怕摔跟头。为了建立起潜艇故障监测诊断体系,他带领骨干队伍不分昼夜采集了机械、温度、油液等方面的各种物理化学信息,光存储信息用的设备就装了满满两大柜子。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吴水海和课题组成员经过近10年的艰辛努力,潜艇故障监测诊断体系终于建立起来。这一成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装备的完好率。
潜艇上许多机电设备不可拆卸,艇员的实操训练遇到了难题。取得10多项发明革新成果的机电长吴占杰,带领官兵又走上了创新之路。2011年初,吴占杰带领技术骨干,用8个月时间连续攻克读图建模、动态链接、配音剪辑等诸多技术难题,研制出模拟训练平台,大大缩短了人与装备的磨合周期。
钢铁英雄
用“堵枪眼”的精神守护钢铁巨鲸
在基地“九广场”上,矗立着一位英雄的雕像,日夜深情守望着心爱的战艇和蔚蓝的大海。他就是“黄继光式的水下英雄”—机电长孟昭旭。之所以把孟昭旭喻为黄继光,是因为他用“堵枪眼”的精神守护钢铁巨鲸。
一次,正值某艇执行任务。航行中,这艘艇先后完成多项试验任务,验证了十几项技术指标。正当喜悦的气息遍布全艇时,某管路突然发生故障,炽热的蒸汽充满整个舱室。
“大家不要慌!都让开!”雾气中,刚当上副机电长的孟昭旭推开面前的战友,不顾一切地摸索到主机操纵台前。
凭着冷静的心态、无畏的勇气、精准的操作,孟昭旭消除了隐患。然而,他却因长时间吸入大量蒸汽晕倒在战位上。忘我地工作,过早透支了孟昭旭的身体。45岁那年,这位在领导和战友眼里的“拼命三郎”永远地倒在了战位上。
说到舍生忘死,“深海铁汉”李洪海也算一个。为及时遏制事故苗头,防止酿成核事故,李洪海一天内4次入舱检查排险,然而他的身体也因此受到损伤。
那次,某艇正准备进行一项重要试验。起航前3天,时任机电长的李洪海病倒了。出海时,他要求两个战友架着自己上了艇。“叮……”熟悉的战斗警报骤然响起,“全体艇员,各就各位!”听到口令,李洪海不顾一切地直奔战位,左手扶着椅子,右手拿着话盒,准确地下达着一道道命令……事后,李洪海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身后的桌子上。
像这样舍生忘死的“钢铁英雄”在这一群体中还有很多—3次冲进故障舱室疏散官兵、抢修设备,2次因温度过高和吸入有毒气体而晕倒的原杰;不顾风大浪高,数次从上甲板往返故障舱室的詹武军;身患肾结石,放弃药物治疗,反复要求医生提前给他做体外碎石手术的倪江……
民族脊梁
每次远航前都悄悄写好“遗书”
“嫁给军人不容易,嫁给干核潜艇的军人更不容易,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不能陪你走完一生,一辈子欠你的情……”
这是艇员董福生珍藏的写给爱人的“遗书”。在基地,这样的“遗书”数不胜数。对于核潜艇官兵来说,每一次远航都是生死考验,他们虽然怀着最好的希望,但还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此,每次出海远航前,许多官兵都会悄悄写好“遗书”。
翻开某艇员队机电班长徐吉华的结婚证,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张结婚照—是从两张不同照片上剪下的大头像硬拼在一起的!
原来,他们结婚时,照一张黑白照片要一周后才能取。只有7天婚假的徐吉华根本等不及,于是他俩各拿出一张一寸照片就到民政部门登记,一本特殊的结婚证就这样领到手了。
“潜艇第一兵”刘忠文“姑嫂拜堂”的故事,在基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忠文的婚礼定在年末,可直到新娘子迎进家门,仍不见新郎踪影。万般无奈,刘忠文的父母硬拉着女儿来了个“姑嫂拜堂”。而此时,刘忠文正随潜艇航行在碧海深处。
舱段分队长刘兰生是位参加过90昼夜长航的老艇员,曾多次下大洋,在大洋深处航行时间累计超过几百个昼夜,其间他先后失去了父、母、兄、姐等5位亲人,却一次也未能回去作最后的诀别……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会告诉你/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航行在无边的海洋里……一首《潜艇兵之歌》,唱出了他们的使命和担当,用热血写下不朽的光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