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宋宇晟) “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浑浊的,一眼看不穿的。比较浑浊的,像长江黄河一样。正是因为它的看不透、它的浑浊,所以它包容了很多的东西”,莫言30日如是说。
30日,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在北京国子监成立。莫言受邀出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并在国子监讲授了网络文学大学的第一堂课。
站在曾经中国的最高学府,莫言并没有过多的兴奋,开口的第一句却着实传递出一位作家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在这个地方讲课,真是犯上作乱,在封建年代是要砍头的。”
随即,话题转入文学。如同对国子监的历史一样,莫言对文学的讲述似乎也带有一种仰视的敬畏感。
好的文学是浑浊的
在莫言眼中,好的文学并不是一滩清水,更不能“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浑浊的,一眼看不穿的。比较浑浊的,像长江黄河一样。正是因为它的看不透、它的浑浊,所以它包容了很多的东西。”
莫言口中所说的“好的文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表面,独特的思想特征与内涵才是他所看重的。“文学家的思想跟理论家的思想不一样,应该在作品里表现得越含蓄越好。”也正因为如此,莫言认为,和托尔斯泰的“畅所欲言”、“滔滔不绝”相比,曹雪芹的写作方式更加符合文学或者是小说的方式。
上学时曾用《毛主席语录》作课本
如果说,“浑浊”是好的文学作品的共性,那么在莫言看来,文学作品的语言正是彰显一个作家个性的地方。“在历史中,很多伟大的文学家,我们讲到鲁迅、沈从文、张爱玲,都会讲到它的语言。鲁迅一唱三叹,一波三折的语言,有一种深沉的个性特征,而沈从文的语言特色是乡土、委婉、轻松,张爱玲也形成了一种尖刻、调皮的语言格式。”
谈及自己语言特性的形成,莫言认为,与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我在学校里读到的书很少。起码有两年的时间,我们用《毛主席语录》来代替语文课本,是大开本的毛主席语录。那时候能把《毛主席语录》背得滚瓜烂熟。”
《毛主席语录》的语言特点早在求学时就深深地影响了莫言,类似《毛主席语录》的语言特点也在他作品频频亮相。“这样的语言,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叫"毛文",后来在我的很多作品里都有所体现。”
不用乡土语言,钢笔就像被冻住一样
“有很多的西方学者抱怨我的作品很难翻译,就是因为我的小说里面乡土的东西太多”,莫言略带调侃地说。
显然,乡土气息浓重的语言也成了莫言作品的语言特色之一。同样,这也和人的经历有着必然联系。
在莫言看来,小学就辍学似乎成为这种乡土气息的源头。他说:“辍学以后,一下子进入了成年人的社会,经常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书,这样一种来自乡土、民间的、毛茸茸的、拖泥带水的、不讲究的乡土语言,对形成我的文学语言风格有很大影响。”
而这种乡土味儿,简直已经成了摆脱不掉的一种习惯。“我觉得如果不使用这样一种语言,我就找不到感觉,钢笔就像被冻住一样。一旦使用这种我熟悉的语言,头脑里面就灵感不断,写作的时候笔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
阅读是很愉快的、不可替代的审美活动
谈及文学的未来,莫言自称“一直比较乐观”。他说阅读本身是很愉快的、不可替代的审美活动。“现在一切都影像化、图片化,但文学依然是很有价值的。”
他觉得,当今的文学似乎有一种京剧的味道,二者的共同点在于,文学也是不可替代的。“这就跟听京戏一样,很多的戏迷对老戏文倒背如流,可以唱。为什么他可以反复地听,每次听得很陶醉?因为在听的过程中,这种旋律带给他一种审美的意韵。”
他说:“我想文学的语言也具有这样一种审美价值,这个意义上来讲,小说、诗歌永远不会消亡。阅读来带给人的审美,是图片、影像所不能代替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