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双十一,一场疯狂扫货大战上演。就在你看这行字的同时,又有无数“剁手族”抢下了无数订单。
去年双十一的疯狂至今还记忆犹新,天猫和淘宝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91亿元,相当于香港三周的零售额,京东易迅等其他电商也乘机借势,今年,电商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在预热,热度有增无减,阿里方面预测,双十一的成交额可能会达到300亿,产生4亿包裹,快递公司们已经是准备了上百架飞机迎战。
今年消费者有多疯狂?记者从天猫方面了解到,早在六天之前,就有5300多万人把900多万商品添加进购物车,3000多万人收藏了700多万件商品,比去年同期增加90%以上。更有手快的人早已下定金预购商品,截至11月4日,天猫预售累计已有近百万人支付定金,预计尾款数量将达十亿元以上!
疯了,抢疯了。
也因此,另一种呼声渐渐出现,声音渐渐高起:“咱冷静点,成吗?”
去年抢回来的还没开封
刘霖在昨天之前,购物车里就已经“爆满”,她一直等到昨天半夜12点,零点一过,她焦躁地守着那些商品的价格,一看价格变了,立马付账,直到所有的商品都显示“交易成功”,她才松了口气,像终于完成了这么多天来的一件大事,担心抢不到的焦躁也终于没有了,可是一看总价:5800多元,心疼的感觉划过心上,但她还是安慰自己:算了算了,反正便宜捞到了。可是看着化妆台上的几个瓶瓶罐罐的化妆品,都是去年“双十一”抢来的,到现在都还有两瓶没开封,刘霖又惆怅了。
“半价”是真的半价了吗?
但是,疯狂的抢购也让人开始呼吁“冷静”。“半价”是众多人血拼的原因,但据记者观察,部分所谓的“半价”商品并没有真正半价,有的原售价几百元的商品在“半价促销”后只比原来便宜了几十块钱。在一家服装网店内,某款女装被标注称将参加“双十一”特惠活动,届时将以专柜价低于5折售卖,在“双十一”当天的售价为160元,不过目前的售价却为206元,根本达不到5折的标准。
另一家销售化妆品的网店内,一款面膜“双十一”当天的售价为99元,目前售价为110元,“半价优惠”后仅仅便宜了一点点。有网友表示,查看不少参加五折销售活动的商品后发现,虽然不少商品都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价格,但绝大多数商品与现价相比都没有达到5折的标准。
买前要有自己的心理价位
采访中,也有冷静的消费者表示,无论商家的促销是真是假,促销价低到什么程度,自己买东西前要有个大概的心理价位,不能不了解市场行情,听说是半价了就一哄而上,有些半价的商品可能比不打折还贵,有些太便宜的或许是高仿。消费者不应该迷信商家的促销活动,以平均水准的价格,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合理的网购行为,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价格欺诈的风险。
往年双十一,线下商户基本处于看热闹的状态,但今年,在越来越见识到电商强大威力之后,线下商户也坐不住了。一些线下商户在这一天也实施“线上线下同价”。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商户在电商大潮之下也在转型,通过更集约化的采购、更有效率的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电商由于获取流量的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断提升,和线下的价格差距也不如以前巨大,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会渐渐更加理性地看待网购,不会再因为低价这一个因素而盲目地冲动消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