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创新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透露出的改革新指向引发广泛关注。
农民财产权写进公报
公报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将农民财产权写进公报,这意味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始破冰。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农民财产权益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如何实现这些财产权益,公报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将是下一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专家表示,应完善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抵押权、转让权,让他们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公报提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依法、独立是保障,公正是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现实中一些基层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超越法律的干预,这既不利于司法公正,也不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建设法治国家,需要体现司法权威。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一大亮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新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渴望司法公正、公开,在有些冤假错案被事后纠偏的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依然存在。健全司法权力运行,规范司法过程,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也体现司法文明。
创新化解矛盾体制
公报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在社会建设和治理方面,确实还存在跟不上、不适应的情况,社会组织发展滞后,今后应降低社会组织成立和运行的门槛,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让它们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社会也会更加和谐。据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