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昨天,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纪检工作实际,就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部署。会议提出与时俱进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会议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系,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意见,注重制度设计的细节。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制定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指导意见。与时俱进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会议指出,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审查和处置力度,坚决惩治腐败。要督促各级党委和纪委抓早抓小,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要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强化党员干部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
会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狠抓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专家建言
任建明(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建议逐步公开巡视报告
昨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做客新华网直播间,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及反腐倡廉,任建明建议在巡视报告的公开方面进行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公开。
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亮点
任建明分析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方面,有两大亮点。一是把权力制约和监督作为重点问题,包括要靠制度、靠人民监督、靠权力的公开、靠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等综合的制度措施;二是提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
任建明指出,党的作风建设要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产生问题的土壤。“未来如果社会上大家都按照制度办事,靠关系不但行不通,还有可能带来风险的话,形成不正之风的土壤也就不存在了。”任建明说,作风问题之所以存在,而且这个问题还在严重化,是因为在一些情况下还存在潜规则,“这个事情能不能办,‘关系’还是很重要。”因此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反腐要在治本上下功夫
关于反腐工作在今后一个阶段的走向,任建明预计今后五年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而且在“治标”方面以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我想可能未来新的五年规划里会提出,要把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工作的目标。”任建明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加大反腐败机制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进行党的纪检体制改革。“这不仅仅是反腐败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它本身就是我们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改革的一个突破。”任建明说,从监督权方面进行突破是未来实现“治标”目的重要的制度支撑。
分析当前反腐败形势,任建明的结论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1名省部级干部受到查处,“这些‘老虎’被揪出来其实是我们所说的‘形势严峻’这个问题的一个表象。”任建明说,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想要实现扭转确实不容易做到,就像王岐山书记前段时间到天津调研时讲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来依然要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仅仅在“治标”上,还要在深层次的“治本”上下功夫。
一定范围公开巡视报告
在监督方面,任建明指出,巡视组毫无疑问是现在各个监督力量中的“王牌”、“杀手锏”,是最有潜力发挥出监督作用的。因为巡视组是由上一级党政机关委派的,是代表上级组织去监督的。
任建明建议,应该把两轮巡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在未来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的时候固化下来,保证巡视制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他建议保障巡视工作经费,未来在探讨巡视报告的公开方面进行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公开。
在巡视队伍建设方面,他建议未来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包括有可能的话对巡视人员的授权可以适当地扩大。在完成巡视“发现问题”的任务时,拓展发现问题的手段、方式。总之,要以巡视制度监督的效果、发现问题的效果来评价巡视工作。凡是效果不太明显的,甚至可能还有一些没有想到的负面的效果要做出调整。
此外,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特邀监察员,任建明还建议把特邀监察员分成不同的小组,这些小组除了参与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的一些活动,当某一个小组认为哪些议题比较重要时,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调研,使提出来的政策建议质量更高。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周强要求各级法院敢于排除干扰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面临前所未有机遇”
京华时报讯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昨天表示,这次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司法改革。
周强表示,各级法院要按照全会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要建立健全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机制,使各级法院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要按照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司法权运行,推进审判组织改革,探索建立专门法院,提升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要继续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衔接配合,确保改革取得良好效果。要围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形成人民法院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整体思路,适时出台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
周强要求,要牢固树立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的观念,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集中精力办好案件,确保圆满完成繁重艰巨的审判任务。要确保司法公正,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深化审判理论研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要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坚决克服法院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钟欣)
专家建言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规范司法过程利于确保公正
2008年以来,人民法院每年受理案件都在1000万件以上,案件不仅量大,而且新类型案件、复杂案件越来越多,调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曝光的一系列冤假错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呼吁防范冤假错案,加强司法公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胡建淼说,三中全会公报强调要把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把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一个新提法。老百姓的很多纠纷要靠司法解决,如果判决不公,或者官司一打好几年得不到解决,会令百姓产生怨气。落实公报的战略部署,今后会更加注重司法的公正性和便民性,让司法更好地为百姓伸张正义。
“依法、独立是保障,公正是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现实中一些基层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超越法律的干预,这既不利于司法公正,也不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建设法治国家,需要体现司法权威。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一大亮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新时期人民群众更加渴望司法公正、公开,在有些冤假错案被事后纠偏的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依然存在。健全司法权力运行,规范司法过程,有利于确保司法公正,也体现司法文明。
据新华社电
反腐体制创新要点
研究制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意见,注重制度设计的细节。
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
制定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指导意见。
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司法改革要点
建立健全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机制,使各级法院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按照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司法权运行,推进审判组织改革,探索建立专门法院,提升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
继续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衔接配合,确保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围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形成人民法院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整体思路,适时出台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
要牢固树立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的观念,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集中精力办好案件,确保圆满完成繁重艰巨的审判任务。
—周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