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据新华社电 对于《决定》提出的“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称,管理好编制资源是当前相关方面正在努力抓的一件大事。新一届中央编委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关键是下决心先控制住增量,强调向改革要编制,向管理要编制,向信息技术要编制。
王峰指出,当前编制管理面临的状况是机构偏多,人员总量偏多,结构不太合理,有的部门和地方人员比较宽裕,甚至一些部门人浮于事,有些地方和部门却人手偏紧。改变这种状况,主要有三方面工作:
一要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各地各部门应严格按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核定的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内配备人员。严格控制和减少机构编制增量,最大限度提高机构编制资源效用。
二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妥善处理严格控制与满足需求的矛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形式和办法,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办事上,挖掘潜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效率等,改变以往一增加某一方面的职能或工作就要机构、要编制的做法,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三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禁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用,严禁上级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事项。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协调机制,加大违法违纪行为查处力度,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背景]
广东列编制违规清单“吃空饷”居首位
今年5月,广东公布《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公告》,列举出机构编制违纪违规的7种表现形式,“吃空饷”列在首位。其他还有:超出编制限额录用、调任、转任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
6种表现形式
“吃空饷”指通过占用编制采取以无报有、以少报多,重复报领等方式冒用、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既是机构编制违纪行为,也是组织人事和财经违纪行为。公告列出“吃空饷”6种表现形式:
在编不在岗,个人仍然领取、他人冒名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包括擅自离岗、长期旷工、停(带)薪留职、雇用他人顶岗而在外从业、以借用为由长期不上岗、在外进修学习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未经批准提前退养或长期病休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等;
退休、开除、辞职、辞退、自动离职、失踪、死亡却仍骗报为在编在职人员,由个人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
到龄不办理退休(经组织批准的除外),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财政拨付工资的;
长期事假或受党纪、政纪、法纪处分未按规定进行相应工资调整的;
已经调出却在原单位和现单位领取双份工资,或跨单位、跨系统借用后双重或多重领取工资的;
虚报人员骗取财政资金的。
3大主要成因
据分析,“吃空饷”问题成因复杂。其一,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度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并保留几年的工资待遇。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次出现大范围“吃空饷”的现象。其二,上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时从下级借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仍然由原单位发放,这在客观上为“吃空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其三,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对领导干部的年龄有“刚性”要求,领导干部退到二线实际上几乎“不上班”,但工资福利仍按在职对待,也给“吃空饷”留下余地。
“吃空饷”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 据南方日报
其他热点
机构改革
区划调整、县改市防止攀比失序
王峰:转变政府职能必然要求深化机构改革,因为机构是行使职能的平台,是行政体制的载体。实践证明,有时候如果不下决心动机构,职能转变必然受阻。这就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部制改革,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解决职能关系不顺、机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运行不顺畅、效率不够高等问题。还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明确中央事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以及地方事权的范围,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同时,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等。当然,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特别是在行政区划调整、县改市等方面,防止发生相互攀比和失序行为。
职能转变
一边要简政放权 一边要管住管好
王峰: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简政放权。本届政府已在此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已经取消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按照三中全会“两个作用”的要求,我认为还要持续不断推进这项改革,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关键是要增加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含金量,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真正让企业、让社会、让老百姓感受到、享受到这项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创业活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