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18日开始7天访华行程。这个“安倍上台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界访华团”在中日因岛屿争端剑拔弩张的背景下格外引人瞩目。中国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但今年上半年贸易额不断下降,此次访问被自然解读为修补两国经济关系之旅。也有分析称赞访问“恰逢其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刚结束,日本经济界正盘算如何搭上中国再次全面改革这班车。不过,日本政府似乎更关心访问带来的政治“突破”:中国哪一层级领导人最终接见日本代表团,并将此作为两国首脑能否会谈的风向标。此次非官方互动会是中日“政冷经凉”关系转圜的触发器吗?中国日本问题学者刘江永提醒,目前还不是中日关系的谷底,年底前安倍计划出台防卫计划大纲,试图拥有集体自卫权,将来还想修宪,“中日关系还会有不少险滩和困难”。
“我们打算聆听另一侧的声音”
日中经济协会近180人的代表团18日开始访问中国,由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丰田汽车公司名誉董事长)张富士夫、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带队。日本《产经新闻》18日报道说,访华团将与中国商务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层会谈。此外,代表团还将考察一些企业和城市,24日回国。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说,这些“最资深和有影响力的日本企业领导人”将同中国高级官员会晤,重建因持续岛争而遭受影响的双边经贸关系。张富士夫18日在出发前表示,“虽然两国政府争吵,但保持多领域长期合作至关重要”,他希望此访能使两国建立“毫不动摇的关系”。他此前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如何扩大中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互补关系,“我们打算聆听另一侧的声音并交换意见”。日本《每日新闻》称,代表团的目标是说服中国政府和企业界高层修复两国关系。他们也会表态支持中国政府的结构改革措施。日本富士电视台说,代表团将呼吁加快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及减少大气污染问题合作。
当前中日已经持续陷入“政冷经凉”的状态。日媒分析说,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欧盟、美国、东盟都取得贸易增长,唯独日中双边贸易总额下降7%。本次日中经协访华团成行,一方面被认为是对9月末中国企业巨头组团访日的回访,同时更被解读为日本经济界和企业界希望绕过因钓鱼岛问题而发生恶化的政治关系,力争通过民间外交强化两国经济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是安倍政权上台以来最大规模的日本经济界访华团。《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自1975年以来,日中经济协会每年都会派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但去年的访华行程因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首次被取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18日告诉《环球时报》,日中经济协会是日中友好团体之一。长期以来,它作为日本经济界各大企业推动和中国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江永认为,此访反映出日本经济界对中日关系感到焦虑,他们不愿眼睁睁丢掉企业发展的“中国机遇”。同时,他们也希望直接与中国新领导集体进行接触。特别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他们希望充分了解中国未来改革开放部署,很关心能否搭上这班车。
曾任野村证券高级研究员的日本专家佐佐木芳邦认为,日本经济代表团访华“选对时机”。佐佐木芳邦对《环球时报》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透露出的信息是,中国想要搞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日本经济界最不希望日中关系影响到两国贸易,这也是他们积极促进日中关系改善的基础。日本NHK电视台认为,日本政府正在观察中国派出什么级别官员与代表团会谈,并据此试探首脑会谈可能性。“德国之声”说,代表团将寻求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举行会谈。东京外交人士称,如果代表团得到他们接见,意味着中国高层愿意与日本对话。不过,日本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18日的话透露,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预计希望会落空。报道说,代表团原计划19日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但出席会谈的是负责商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刘江永认为,具体是谁接见还不得而知,不过,该协会经常组织大型访华团,一般都受到中国总理接见,但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不是惯例。
经济界和安倍政权的博弈
中国外交部18日表示,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系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来华访问。中方希望通过这样的访问,促进日本经济界对中国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在中日关系的立场和主张的了解。日本《中文导报》评论说,日中双边关系的一些领域可能在恢复正常化,尤其在商业合作和人员交流领域以及两国非官方部门恢复对话。文章说,中日各界正在努力争取“把钓鱼岛问题关进政治的笼子”,肃清在各种领域产生负面影响的动向已经显现。
《南华早报》称,近期日本品牌在华的负面形象有所缓和,日企在华销售得到重新提振。NHK电视台18日称,中国领导人提出睦邻方针后,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的次数明显减少:7月4次、8月6次、9月5次,而10月只有2次,11月到目前为止也只有2次:这似乎预示着日中关系正在向好。而加上此次日本财界大型代表团访华,是否意味着中日关系要解冻?韩国《文化日报》称,随着中国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海域的次数在减少,日本已经注意到这个动向,决定优先发展对华关系。日本经济代表团访华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出改善两国关系的信号。
日本富士通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马丁·舒尔茨18日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日本商界在此方面一直更具前瞻性。连续好几届自民党政府都不真正关心修复日中关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年前。而在民主党短暂执政期间,根本就弄不清楚双边贸易关系。不过安倍上台后,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日本民间团体访华能取得什么成果?刘江永认为,毕竟这是一个经济访问团,不会对安倍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产生影响。日本决策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界对政界、选举结构的影响不同从前,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日本经济大学一名教授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日中经济协会3月也派出过20人左右的小规模访华团,但从最近民间团体的访华效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这与安倍政府的态度有关。安倍再次执政后,不到一年时间遍访东盟10国,除了从政治、军事上“围堵”中国,还有另一层涵义:经济外交。这名教授说,由于日中关系恶化,很多日企担心在华经营风险,安倍马上站出来,引导日企确立“中国+1”战略向东南亚等地发展。但即使有风险,日企还是对中国市场恋恋不舍,并担心东南亚投资环境。为此,安倍亲自帮日本企业打前站,承诺帮助东南亚等国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这既有利于日本与中国争夺地区影响力,又有利于促进日企进入这些国家投资。日本经济界的访华举动,实际上与安倍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能否有效果不容乐观。
这名日本经济大学教授还说,在东南亚各种投资条件都不完备的情况下,即使日本大力协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安倍政府显然给了日企一个错误的发展方向。《日本经济新闻》说,安倍把东盟的经济发展纳入日本经济轨道,建立对华包围网,将导致日中拉锯战加剧。
中日关系险滩还有不少
佐佐木芳邦认为,目前来看,日中关系如果能够恢复到“政冷经热”就很好了,改善日中关系的突破口也只能靠经济和民间的努力。关键是两国政府要暂时搁置钓鱼岛问题,妥善处理靖国神社问题,同时要放下面子,认真考虑经济发展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另据日本《每日新闻》18日报道称,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设在北京的事务所,被以申请太迟为由拒绝延长设立申请,被迫关闭。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德雷珀在“GEGAfrica”网站撰文称,中国当初利用日本“失落的十年”迅速崛起,而如今安倍正试图通过与中国全面对抗重夺优势。中日分歧绝非表面主权争端这么简单,而是两个毗邻大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综合较量。作风强硬的日中领导人很难妥协。刘江永认为,政冷长期化之后,自然会影响经济,导致政冷经也凉,政治关系转圜的关键还在安倍。经贸关系转圜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处理,这次访问还是释放了正面信息,今后要看安倍政府了。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蒋丰 李珍 蓝雅歌 杨明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王刚 甄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