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骏斓
晚报讯 随着“平移停止,平移到位”的现场指挥声响起,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老建筑平移工程昨日完成,原英商正广和公司大楼以每分钟三厘米的速度,经过18天的挪动提前到位,在离原址38米外的济宁路路口重新安家,随后这座78岁高龄的老建筑将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加固,经过修缮后未来可能承担正广和历史的展示功能,而其原址上将新建一栋17层的新商办大楼。
原英商正广和公司大楼位于杨浦区通北路济宁路路口,总高六层,占地面积达1321平方米。 1933年,正广和筹集了1.5万两白银建造这座建筑作为汽水仓库,其外墙为清水红砖墙,各立面纵横线条构韵味浓重,1999年9月该大楼被命名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并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1996年房屋被改造为梅林正广和集团的办公大楼。如今,其所在的北外滩地块面临整体开发,而“杵”在地块中央位置的大楼让地块开发利用成为一道难题。为此,经由业主方农工商房地产集团委托,决定将该大楼整体平移38米,至济宁路路口。平移一栋老建筑的费用,甚至可能会超过重建一栋建筑的费用。
承接该项目的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齐坦言,这是上海史上最大平移工程,相比于早前的上海音乐厅成功整体平移,梅林正广和大楼这一平移工程规模更大,建筑面积达到了7000多平方米,重量也达到1.2万吨,而上海音乐厅的建筑面积只有2600平方米,建筑重量也只有梅林正广和大楼的一半左右。
郑华齐介绍,由于整个老建筑有墙体和柱子,属于框架结构,主要靠48根柱子支撑。要把这一栋建筑“移”走,首先要将柱子和墙体“抱”起来。于是,他们先在墙体和柱子下方建起了“托盘梁”,将建筑整个“抱”起来;同时,在老地基的上方建起了“底盘梁”,以确保“抱”着走时的地基足够结实,从而使建筑不变形。在“底盘梁”和“托盘梁”之间,则用了324个千斤顶将建筑托了起来。之后,再将建筑的“根”切断。而在完成抱起后,施工方在大楼东侧和南侧则分别放置了12台和16台200吨的平移千斤顶,通过电脑控制这些千斤顶的顶推力和位移,最终让大楼顺利“走”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按照计划,这次平移于11月1日从通北路400号原址启动,向西纵轴平移 5.388米,再往北横轴平移33.258米,最后再逆时针旋转1度。与新址已经打下的地基对接。此外,平移完成后,通过加固改造,将使大楼整体抗震级别达到抗震7级,以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平移建筑时,基本无震动、无加速度,甚至不如一辆大卡车经过时引起的震动。若是建筑中放置一杯水,也不会因晃动产生水纹。从现场来看,整个平移过程非常平稳,包括从房屋的质量,结构以及整个房屋的姿态、沉降,还有到位的位置控制都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而且比计划提前早了4天。 ”郑华齐介绍。
该大楼接下来就是检测和加固工程。农工商房产项目负责人杨高涟表示,后续将会马上请设计院和检测单位对这个保护建筑进行一个检测,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加固。据透露,老大楼经过修缮,可能承担正广和历史的展示功能,而腾出来的空间将新建一栋17层的新大楼,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主要用于商业办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