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早报》报道,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这些地址因挂靠了众多外地生源大学生的户口,在“集体户”年轻人中尤为著名。
从明年1月1日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同意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将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
随着人才类“集体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也将成为许许多多“新上海人”的集体回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社区公共户”:上海将在基层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户”,那些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或无住房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引进人才,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落户。
“延安西路900号”、“中山西路620号”……这些地址对许许多多的“新上海人”来说曾经是那么熟悉,作为他们共同的“住址”出现在身份证上,而随着上海明年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这类设立20多年的户籍类型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属地“社区公共户”。“我会怀念它的吧,曾经让在上海居无定所的我有一个可以落‘户’的家。”来自西安的沈女士这样感慨。
户籍证明1次只能开2张
沈女士毕业于天津的一所高校,2000年来到上海时,因为不是上海高校的毕业生所以并没有拿到上海户籍。“最开始因为是外地户籍,企业在社保交金上不是很规范,父母也会有各种担心,常常会劝我回老家去。”沈女士回忆,没有户籍总会让她缺少安全感,觉得自己“游离”于这个城市之外,甚至于婚恋问题也受到了困扰。
2003年,她跳槽到一家港资企业,由企业出具必需的材料,通过中介机构办理了上海户口。“当时我还没有能力买房子,在上海也没有熟悉的亲戚,所以就挂靠了集体户口。”沈女士回忆,拿到自己的上海身份证时,心情“很激动”。
事隔多年,虽然现在上海通过居住证等制度,已经给非上海户籍的人才相当大程度的市民待遇,但对于集体户这个名词,沈女士依然充满着感情。“虽然有时候为了开户籍证明,需要跑来跑去,但总的说来还是有很多的便利,最重要是感觉自己终于在这个城市落下脚了。”如今,沈女士在上海有了自己实际意义的小家,在她看来,温暖的感觉从一张小小的户籍证明,变成了一套房子和属于自己的亲人。
沈女士提到的户籍证明正是众多集体户年轻人印象深刻的“小白片”。“一次只能开2张,而且有效期在30天内。”来自安徽的孟女士回忆,“小白片”除了带来归属感,也带来了不少小麻烦。无论是结婚、买房、办理护照、开社保卡都要用到户籍资料,这成了“集体户”年轻人的最大困扰。
在研究生毕业后,孟女士在浦东的一家私企工作,而平时办理户籍事宜却要到徐汇区的冠生园路,虽然办事中心的效率还比较高,但由于周日中心休息,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请假办理业务。“从浦东到浦西,来回要两个多小时,所以我和先生最终还是决定尽快买房。”孟女士表示,去年她已迁出集体户。
孩子当了1年“黑户”
对于集体户带来的幸福与困扰,来自山东的肖女士有着深刻的感受。2005年,她在上海的一所大学研究生毕业,并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因为单位没有自己的集体户,所以我的户口是放在学生事务中心。”肖女士所说的学生事务中心,正是在众多留在上海的外地生源大学生口中著名的“延安西路900号”。
户口在上海有了着落,让肖女士有了安定的感觉。“那时候刚刚毕业,完全没有积蓄,租房也可能遇到经常要换的情况。”肖女士觉得,集体户对像她这样初到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
2007年初,刚刚结婚不久的肖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有宝宝的消息让她和丈夫都是喜出望外。“当时我也问过别人,听说是宝宝的户口可以跟妈妈,也可以跟爸爸。”肖女士的丈夫虽然也在上海工作,但户口仍然在老家的房子里。然而,后来肖女士到人事服务窗口咨询时,才知道按照当时的政策,夫妻一方是集体户口,一方是外地户口的,孩子不能报入上海集体户口。
“最直接的办法是买房。”肖女士回忆,当时参加工作刚刚两年多,丈夫工作时间更短,小夫妻积蓄只有十来万,几乎无法在上海启动买房计划。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她甚至流过泪。
孩子出生后,肖女士把出生证明捂在口袋里,一直没回老家报户口。“还是要给孩子报上海户口,如果报回老家,以后读书、医疗肯定会有很多不方便。”最后,肖女士向父母和亲戚朋友求援,打了好几张借条,终于凑足了首付款,在闸北区买了一套两室户老公房。“公积金贷款不够,最后还贷了商业贷款,压力非常大。”凭着房产证,拿到了属于自己和宝宝的户口本时,接近1周岁的宝宝终于不再是个“黑户”,肖女士心头有百般滋味。
如今回过头来,肖女士感慨,集体户带来的买房风波似乎是因祸得福,而随着上海后来的政策调整,父母一方有集体户口子女就可以落户上海。“集体户,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肖女士这样评价。
◎企业谈“集体户”
多为高学历,不少是上海急需专业型人才
“现在中智的集体户里还有着三四百人。”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外企档案部负责人袁美龄告诉早报记者,在最高峰的2001年至2002年中智公司的集体户口最高峰时有1000多人,他们都是与中智正式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而此后随着居住证政策的实施,持人才类居住证的员工数量上升,集体户口员工的总数也相对减少。
“每年都有户籍进进出出,最近几年的进出量都稳定在一年200人左右。”她表示。一般合同上也会与员工约定,购买住房后应当迁出,所以目前集体户存留的也大多数是确实没有自己落户住址的人才。
“几乎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很多人是硕士、博士,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袁美龄这样形容,这些挂靠在“集体户”的年轻人,清一色都是高学历人才,其中不少都是上海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其中,有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有外省市引进人才,也有上海引进的海外留学人才。
作为集体户的管理方,袁美龄所在的档案管理部需要帮助这些员工办理各类与户籍有关的事宜。“作为企业人事机构,我们尽量提供专业的服务,一般像开户籍证明这样的事宜,员工只要打电话预约,就可以办理,时间也比较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