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2月2日刊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的署名文章称,万众期待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12日闭幕了。全会通过的决定所宣传的内容都能得到保证吗?世界该如何解读它?这是很多人—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自己—所说的中国未来的蓝图吗?它到底是要做什么?决议对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是如何设想的?最重要的是,它能得到实施吗?
文章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及其解释是雄心和谨慎的“奇怪结合”。
文章指出,改革的论调的确令人鼓舞,因为中国在这个发展节点上确实需要大胆的新思路和领导,但公布的文件中模糊的用词和缺少具体内容则显示出了决心的缺乏、在一些问题上的犹豫、幕后的争论以及可以预见的官僚机构的抵制。
文章称,尽管如此,有两点还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努力的重要性在于领导层认识到了中国面临着必须要解决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这次三中全会是中国政府应对一系列全面和复杂问题的首次严肃尝试。
第二,《决定》内容的某些部分对党和国家所面临问题的数量和严重性表现得非常坦率和客观。坦率认识和承认问题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有效地逐步解决它们。
文章指出,可惜的是,承认挑战的直率却没有具体的应对方式来匹配。虽然不像会议公报那样充满了宣传辞令,但《决定》及其解释整体上仍然十分含糊,结果是使问题更加模糊而不是清晰。当然也还是有一部分具体的提议,像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废除劳教制度,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权利,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
文章称,《决定》没有提及最有必要提到的一个关键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尽管也提及了让市场来决定水、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领域的价格—这些领域都由国有企业垄断—却没有提到私有化或拆分这些大企业的问题。
另一项没有提到的可能的改革是取消户籍制度。《决定》明确表示这一制度将继续下去,尽管同时也呼吁加快该领域的改革。
文章认为,文件提到了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创新的重要性,但要如何实现这一点却语焉不详。文件的确说到了“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却丝毫没有提及创新面临的障碍,也就是教育体制和不鼓励冒险的保守文化。
文章指出,另一个长久以来困扰这个国家的问题—社会分化和收入不平等,也被一些模糊冗长的词句掩盖了过去。确实也提到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改革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但仍然缺乏具体内容。而有关“社会管理”体制—指公共安全与秩序的维护—的内容尤其模糊晦涩。
不过,文章表示,在这些模糊的词句中也许隐藏着一些能推动这个国家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措施。至少,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已经开始大胆全面地尝试去应对他们和国家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不过,只有时间才能证明2013年的三中全会是否会成为像著名的1978年三中全会那样的分水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