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高峰让北京东部交通几乎瘫痪。本报在次日刊登了《外事交通管制能否提前告知》的报道。
昨天中午美国副总统拜登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记者发现,拜登到达北京近2个小时之前,北京市交管局官方微博提前预告了交通管理措施,并且提到了交管措施的原因是“因外事活动需要”。事实上,从11月9日开始,北京市交管局官方微博“北京交警”就“悄然”开始了第一次预报外事交通管制。
“外事交通管制”实时播报
昨天上午10点,北京市交管局官方微博“北京交警”上发布了一条出行提示:“因外事活动需要,今天午间12点前后,将在机场高速进京方向、东三环北段北向南方向以及亮马河路等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请听从民警指挥,注意室外屏提示信息,选择好出行路线。”
12点04分,“北京交警”又发布一条微博,上面写:“目前,此路段的交通管理措施已经开始,请大家听从现场民警指挥,勿挤勿急,安全驾驶。”
12点37分,该官微再次发布相关内容的微博,称:“目前,上述路段的交通管理措施已经结束,交通正在逐步恢复,请大家谨慎驾驶、按序通行。”
下午1点52分,“北京交警”发布了第二条外事交通管制预告:“因外事活动需要,今天下午14:45左右,东三环北段北向南,建外大街、东长安街一线的东向西方向,将会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届时车辆可绕行四环路、两广大街通行,请大家提前规划好行驶路线、安排好出行时间。 ”
同样,“北京交警”也在这次交通管制的进行中和结束后发布了微博进行实时通报。
预告始于11月9日
北青报记者翻看交管局的官方微博时发现,这并不是交管局第一次提前告知外事交通管制信息。11月9日11点04分,“北京交警”首次发布了外事交通管制预告。不过,尽管微博提前在交通管制开始前播报,但是并没有告知交通管制的时间,只是提到“由于外事活动需要……即将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而在11月14日上午7点31分,“北京交警”第二次发出了外事交通管制信息预告微博。在这则微博里,发布人首次提到了外事交通管制的具体时间:“因外事活动需要,今天上午9时10分左右……”
不过,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随后的11月21日、22日和12月2日都有相关的外事交通管制预报,不过,在交通管制具体时间的精确度上比之11月14日显得模糊了许多,都是以整点或者半点为主,没有像“9时10分”这样的精确。
并非所有外事交通管制都播报
昨天晚上18点55分,“北京交警”再次发布因外事活动需要的交通管制信息:“机场高速进京方向、东二环北段北向南、长安街一线东向西,正在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北部进京车辆可绕行机场二高速、京承高速通行。东向西穿行城区的车辆,可提前绕行通惠河北路、两广大街行驶。”
记者注意到,昨天中午和下午的两次交通管制都没有给本市的交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昨天晚上的机场高速进京方向依然还是成了一个大停车场,北四环西向东方向的交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记者发现,晚高峰的这次交通管制并没有进行提前2小时的预告。对此,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从交管部门的角度来说,我们有权力发布的交通信息一定做到提前公布,但是,也会有一些涉及外交机密的信息不方便提前公布。我们尽量做好道路交通的预测预报工作,把道路交通的“行驶牌”真正交到市民手里。交管局提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而告之,也是交通心理疏导的一种最佳方式。
新闻内存
外事交通管制造成“史诗般拥堵”
10月23日那个晚高峰让北京东部交通几乎瘫痪。在当晚播出的《新闻1+1》里白岩松则直接用“史诗般的拥堵和令人绝望”来形容晚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当时,交通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北京经常会出现交通管制的现象,像这种外事活动的交通管制,交管局也是提前2小时才能知道消息,因为牵扯到很多秘密问题,所以都是特勤组单独执行任务,提前告知有难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