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永军
1994年,20岁的吕本政带着160元钱,只身从聊城莘县来烟台打工。经过20年的摸爬滚打,他从当初的一个打工者,已经成为烟台三城国际酒店的老板。在他的人生信条中,不论干什么,付出了努力,再加上用心,总会有回报。“爱在烟台,难以离开。”吕本政说,在烟台创业的日子让他终身难忘。
怀揣着160元
只身来烟打拼
“当时生活真的很苦。”回忆起当年第一次来烟台的经历,吕本政说。1994年,他20岁出头,在聊城莘县老家排行老四的他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辍学务农。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坐不住了。他当时初中毕业,断断续续地去周围一些城市打过短工。晚上躺在床上,他感觉劳累一天,生活却没有滋味,心里很憋屈。
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脑海里。吕本政说,他想趁着年轻出去闯闯,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当时电视上正好播海滨城市烟台的宣传片,看到烟台发展得不错,他动了来烟台的心思。
吕本政刚把想法说出来,就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觉得他一个人去烟台打拼,无亲无故是自找苦吃。然而,下定了决心的吕本政就想挣脱家里的束缚,好好地工作。去烟台需要费用,当时家里只有100元。不得已,吕本政去集市卖了一只羊,换来60元。
“怀揣着160元钱就上路了。”吕本政说,想起当时确实挺冲动的,不过在去烟台的火车上,他却很兴奋,终于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凭一股干劲儿
成了酒店老板
一出烟台火车站,吕本政两眼一抹黑,他就想先去酒厂找一个老乡。老乡把他介绍给孙家滩的一个熟人,吕本政就拿着简单东西来到孙家滩。一开始,他跟着一个老板加工玻璃钢,干了半年,他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就想捡起当年学厨师时的手艺,来烟台前,吕本政在当地一些小餐馆学过厨艺。
他开始在莱山区一些饭店应聘,但一些大酒店都不招人了,他就开始在一些小饭店学习,多学手艺,希望将来自己能开一个饭店。
开始在饭店打杂当学徒时,没怎么见过海鲜的吕本政根本分不清楚。笔管蛸、桃花蛸、还有各种虾蟹更是让他头大,虽然每天都在努力分辨记忆,但还是因为上错菜,被扣了300元钱,当时他月工资才400元。
这时候他的倔强劲又上来了,照着活物的样子,在笔记本上做标记,硬是把各种海鲜弄清楚了,还学到不少独门绝活,比如说鱼羊一锅鲜,让很多人为之叫绝。
凭着过硬的厨艺,再加上多年的积累,吕本政2005年4月份开了晟海饭店,他终于成了一个酒店老板,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
始终不忘公益
还是个新闻迷
2005年,烟台被首次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烟台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吕本政也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文明的烟台人体会到他的心意。
“此后就开始了文明餐、英雄餐活动。”只要是被有关部门或报纸公开表彰、报道的市民前来就餐,都可以免费使用他派发的文明餐券,如果是见义勇为人物,还可以免费吃英雄餐,当年花在这两项上的费用就5万元。
2009年9月,吕本政在空无一人的第三城国际大厦租下一层楼,装修还没完成就迎来了询问订婚宴的客人。9月20日,三城国际酒店还未正式开业,承接的第一场婚宴就顺利举行,此后订单不断,三城国际酒店见证了很多新人幸福的时刻。
吕本政还是一个新闻迷,对于新闻,吕本政有一种说不出的热爱。为此,他曾凌晨进行暗访,揭露过注水鱼,他屡屡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正是对新闻的热爱和执着,他用行动坚守着正义。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在烟台奋斗了这么多年,这个聊城人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烟台,烟台有太多故事让他回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