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负责人:辩证地看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
据新华社电 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公开发表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如何学习贯彻《通知》精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谈谈干部政绩考核如何把握不简单以GDP论英雄?
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答:《通知》对政绩考核不简单以GDP论英雄有明确要求,概括起来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考核不能唯GDP。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
二是不能搞GDP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以GDP总量及增长率来衡量各省区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党委政府也不能简单以GDP及增长率排名评定下级领导班子的政绩和考核等次。
三是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考核扶贫开发成效。
四是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五是考核结果使用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违背科学发展的干部要实行责任追究。
问:政绩考核不强调GDP,会不会影响地方的发展,导致干部消极不作为?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也是许多干部所担心和纠结的问题。这种担心和纠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了,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防止的是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在增长率上进行攀比,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
问:请您谈谈今后怎么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政绩?
答:全面准确地考核干部的政绩,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改变目前考核指标过多偏重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现象。要通过调整考核指标体系,使政绩考核覆盖全面工作,考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要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辩证地看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看显绩,更要看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要看尽力而为,又要看量力而行,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改进政绩考核
五个要点
一是考核不能唯GDP
二是不能搞GDP排名
三是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
四是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
五是考核结果使用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
今后如何考察政绩
一方面,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改变目前考核指标过多偏重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现象。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辩证地看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