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录】
别婉琳 78岁
卢敬智 77岁
社区:昌平回龙观风雅园社区
回龙观风雅园二区的伟强,患精神疾病几十年,离不开人照顾;他的母亲张女士,几年前也患上了妄想症。小区里的别婉琳、卢敬智夫妇,从搬到风雅园社区后,就开始照顾这对母子,至今已十余年。如今,他们年近八十,越来越力不从心,希望更多人能帮助这对母子。
(文中伟强与张女士均系化名)
78岁的别婉琳,1米5的个子,圆脸,宽额头,知性热情。丈夫卢敬智比她高一头,戴副金丝边眼镜,两人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笑起来嘴角弧度都一致。他们年轻时是北大的同学,一起搞了一辈子研究工作。
退休后,这对老夫妇搬到回龙观风雅园二区12号楼,自此与10号楼上的一对患病母子结缘,并成为他们放不下的牵挂。
心病
10号楼上住着张女士和伟强。伟强因30年前高考失利,精神出了问题,说话胡言乱语,前后不一。有时还在楼道里小便,惹得邻居们反感。张女士的丈夫前些年患病去世,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2000年,邻居们刚搬进风雅园社区时,张女士一见人就拉着聊,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她逢人就说,小区里有个人想整她,破坏了她和一个有钱人的婚事,讲得有名有姓,开始大家伙儿都信以为真。
后来,楼下邻居悄悄告诉别婉琳:根本没那回事儿,张女士患的是妄想型精神病。
时间长了,邻居们烦了,没人再愿意听张女士絮絮叨叨。母子俩成为小区里的“边缘人”。
心事
别婉琳却动了恻隐之心。每次她都认真听张女士讲完,然后耐心劝导。
张女士跟别婉琳说,她在楼上常常听到院子里的邻居议论他们母子,说他们坏话。别婉琳很诧异:“住的那么高,怎么能听到小区院子人的讲话呢?”于是,她有意识地“调查”邻居们的聊天,发现大家都很同情张家母子。她打电话给张女士解释,开导她不要想太多。
“母子两人很可怜,我跟老伴儿说,既然我们住得不远,能帮就帮帮她们。”别婉琳说。
卢敬智记得,几年前的一天,张女士跟别婉琳打电话,慌慌张张地说,有人要求他们母子搬家,她要搬到龙华园,跟两位老师告个别。别婉琳两口子赶紧赶到10号楼,发现张女士家里的衣服、被褥都打了包。“其实这是她女儿的房子,没人会让她搬走。后来我们就跟她解释,讲了半天,她才安心。”卢敬智说,像这样的情况很多,每次他老伴都要花上一些工夫才能化解。
渐渐地,张家母子俩只信别婉琳夫妇。张女士有了体己话,都喜欢给别婉琳讲,前一天忘了看天气预报,也打电话问别婉琳。
前一阵,张女士说,要吃亚麻油,别婉琳和老伴把附近超市转了个遍,也没找到。他们就摸索着上网买。
“她买得少,这样就很贵,为了给她省点钱,本来不需要油的我们也买了。”卢敬智指着桌子上的亚麻油说。夫妇俩没有网银,也不会网上支付,就只好让儿子给付款。
心愿
47岁的伟强,1米8的个头,浓眉大眼,外表上很难看出是位病人。他一直嚷嚷着想找份工作,别婉琳记得同事的女儿,大学失恋,患上精神病,可是结婚以后,就正常了。别婉琳想,是不是给伟强找份工作,病就能好呢?
五六年前,她听说社区要建图书馆,就对居委会主任包蓉燕说:“能不能让伟强来当图书馆管理员呀?”包蓉燕答应了。不料,赶上社区领导换届,建图书馆的事一直搁置下来。
为了给伟强找个事儿做,别婉琳往居委会、业委会不知跑了多少回。
今年11月,有人告诉别婉琳,回龙观温馨家园给残障人士提供娱乐场所,可以带伟强去看看。
别婉琳赶紧告诉张女士。第二天就带着母子俩坐公交到了温馨家园。伟强跟温馨家园的老师聊得很开心,还自告奋勇说自己英文好,希望教其他人学英语。别婉琳给伟强制作了英语卡片,买了英文童话书。
看伟强瘦了,别婉琳就提醒母子去体检;社区有演出,她带母子俩去观看;从电视里看到有针对老人和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别婉琳赶紧记下,告诉他们;卢敬智则担起买煤气的事……
这对老夫妇对张家母子的照顾已竭尽全力。如今,他们已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两位老人说,希望有人能给伟强找份工作,也恳请更多的人能帮助他们母子俩。
众评
张女士:别人都不愿跟我们打交道。但这么多年,他们夫妇待我们俩如亲人。卢老师和别老师都是老知识分子,为人真诚热心,跟他们说话、做事,我都放心。
回龙观风雅园社区居委会主任包蓉燕:别老师和卢老师有文化、素质高,有责任感。他们对这母子俩的照顾别看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十几年如一日,很不容易。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邻居张女士:别阿姨两口子从不张扬,很少言语,为人低调。我非常尊敬他们。
【榜样说】
邻里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只要我们自己还有能力,就会一直帮助张家母子。我们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无能为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别婉琳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雪莹 通讯员 段净娜
本版摄影/实习生 王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