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媒体称“解放后30多年,南京大屠杀曾在国内教育中长期缺失……老师不讲,教科书不提”。这一言论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大屠杀”最早出现在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
实习生 林雨纯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毛丽萍
网友供图
热帖
以前教科书中没有“南京大屠杀”?
昨天,被众多网站转载的《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杀》称,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也经历了没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育。1963-1968年,经盛鸿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上世纪70年代末,他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是文革后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可以说我一直在南京求学,但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讲南京大屠杀,教科书也不提,任何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都不提。”
质疑
网友找出当年课本:有这段历史!
消息一出来,引发网友热议并质疑。“@林家闷葫芦”以事实说话,他在微博上发了两张当年课本截图,一张是北京市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第三册》,北京出版社出版,1959年8月第一版,第110页红笔画出:日寇在南京杀人罪行,“据首都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我惨死同胞约三十万人。据谷寿夫判决赛:我军民被敌集体射杀者十九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另一张是高级中学课本,《中国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60年第一版,1960年第二版),显示第57页上也清楚记载了“南京大屠杀”内容。
回应
经盛鸿:我只是说宣传教育不够
听到自己的言论成了网络焦点,经盛鸿第一反应相当讶异:“最近,我没接受什么采访啊?”了解后,他坦言,那是一年前的采访了,具体说了些什么,他也不记得了,“我记得我只是说1982年前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教育是不够的,‘任何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都不提’中的任何,好像我没说过。”
昨天,他透露,在他的印象中,1979年前大陆历史课本中,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任何记载,“比如1958年版《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1937年内容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简单记述,全然不提‘南京大屠杀’……直至1979年版中学历史书中,‘南京大屠杀’一词才首次列出。”
经盛鸿称,尽管1951年4月《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也曾写道:“人们怎么能够设想可以叫南京人民忘记1937年12月13日开始达1月之久的30万人的大屠杀?”但是这种记忆是零星的,在之后漫长的30多年岁月里,中国对“南京大屠杀”,出现了漫长的无言、无语、无任何声音的历史阶段。
他说,在特殊年代中,“南京大屠杀”遗址几乎被毁殆尽,在中国学术界里研究“南京大屠杀”,一度成了“禁区”。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站了出来。南京大学历史老师高兴祖是新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第一人。1962年,高兴祖《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书稿完成,这是新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最早书稿,但直到1979年3月,这本书稿才从油印本变成白皮书,还是内部出版。
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书的背景下,中国学者正式提出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
调查
1957年,首次写进全国统一教科书
李伟科,现行的“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主编之一,从1985年开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参与中学历史教材编写。
“1957年的高中历史课本里,就有‘南京大屠杀’,是人教社出的。”李伟科非常肯定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那时候,人教社的教材就是国家教材,独此一套。“人教社当时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中学就这么一套教材,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的历史课本里就有‘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他说,虽然字数不算多,但有几个关键点是非常明确表述的,包括有“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数。
这段文字出现在1957年教材的第65页上,大意是:12月13日,南京陷入敌手,日本侵略军对和平居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一个多月里,被害的和平居民不下三十万人。
李伟科说,这应该是人教社第一次把“南京大屠杀”写进课本。因为1956年教育部制订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教学大纲,随后人教社出版了统一的教科书。
1978年,更多内容进入初中教材
在上世纪60年代末,人教社解散,各省、各地自编教材。但后来人教社重组,1978年人教社编了文革后的第一套教材,那里面仍然有“南京大屠杀”,内容要比1957年的版本更为详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一次,初中的第四册历史书就涉及到相关内容。其中有这样的表述:“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残暴至极,无数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千百万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象,有的被浇上煤油烧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挖去心肝。在一个多月里,被杀害的不下三十万人,被焚毁的房屋达三分之一。”
现在,南京中小学生都学这段历史
南京的中小学生现在学的课本里,有没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的小学生学习的“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就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奶奶身上的伤痕引出“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南京初高中的历史教材,使用的就是由李伟科主编的“人教版”。
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郭东辉老师说,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增加了,特别是初中。现在初二的历史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中,讲到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以及“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有两页纸,即76页和77页。翻开这册教材,可以看到不仅有相关的文字表述,还有照片和报纸来作为日军暴行的铁证。
南京高中生们则是在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的历史书上学习这段历史。
郭东辉表示,虽然高中的内容比初中少,但因为现行的初中课本是2006年的第二版,因此现在的高中生,在初二时就已经比较完整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学习的内容是相互衔接的。
编后
《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杀》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仅仅因为“消失”与否,更多的是这一话题太过沉重。
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心中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76年来仍然隐隐作痛。而教科书是记录历史、尊重历史的一个载体,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就必须写进去、写真实、写详尽,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去认识、了解、铭记。
纠结于这段历史是否“消失”过,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段历史,在我们心中从未消失过,也永远不会消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