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文章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的警惕,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是极其惨痛的。
文章摘编如下:
不断出现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说明:中国的雾霾污染不只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连海口、三亚这样的边远海滨城市都有雾霾。冬季供暖是引发空气严重污染的因素,但是南方大范围不供暖的地区也出现雾霾,说明空气污染更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关。
今年“两会”的时候,有政协委员建议将严重雾霾污染视为“环境灾难”。这样的建议不知道是否合适,但是如果再不引起高度的警惕,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是极其惨痛的。
为什么在9月国务院已经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各地的雾霾污染问题,还要提高对空气污染的认识?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对雾霾污染的严重性认识还不够,还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的目标,一些理论人还总在念叨着如何跨跃“中等收入陷阱”,并不认为治理空气污染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实际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拦路虎”,不把过去三十多年粗放发展所破坏的环境治理好,GDP(国内生产总值)做大、人均收入提高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还会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付出沉重代价。
另外,中国的社会和百姓对雾霾污染的危害性认识很不够。虽然几乎每个人都不喜欢雾霾,但很多人并不认为雾霾会对人的健康和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每次雾霾出现,媒体仅仅报道去医院呼吸科就诊的人数增加而已。如果在严重雾霾后,能够像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严重空气污染,给出医学报告,中国百姓就不会对雾霾不太在意了。
现在面对空气污染,中国该切实行动起来。国务院已经出台了《计划》,现在的行动最为关键的是对《计划》的落实和深化:
首先,对中国各地都须要像《计划》中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求的那样,提出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要求。前面已经指出,空气污染已经是中国全国范围的问题,全国的主要地区都要提出空气质量目标。
此外,要尽快研究出台节能减排和环境容量的总量约束要求。雾霾污染已经说明中国的很多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已经远远超过大气环境容量了。这次《计划》已经明确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这是对能源结构改变和总量降低的要求。
这样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开启了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新征程。现在看来,有必要对全国所有地区,都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要求。仅仅是提出单位GDP的能耗等指标降低的目标这样相对强度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GDP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难以遏制很多地区环境恶化。(王元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