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二胎政策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机会。”瑞士《新苏黎世报》24日以“中国逐渐撤销一胎政策”为题称,中国政府的“慷慨的条文”允许更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新生育政策与中国城市化政策相适应,整体推进社会改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政策。
长期研究人口问题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2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正处在独生子女政策带来较大社会问题的节点上,单独两孩更多是多年探讨积累至今的势在必行。独生子女政策提出之时即为30年政策,现在进行调整是政府兑现承诺。陆杰华认为,单独两孩只是人口政策调整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政策的提出更多是释放信号,改变国内外对“计划生育”的故有认知,体现中国人口政策不等于“一个”或“少生”。他说,未来根据实际效果和变化,人口政策调整还会继续。
一名网友24日在CNN留言说,尽管计生政策看起来非常严厉,但这项政策“防止了中国变成另外一个印度”。不过,在拥有12.5亿人口的印度,人口何时会超越中国的预测时常引发热议。《印度快报》说,到203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2030年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2岁,这一人口优势有望推动印度GDP实现6.7%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中国的6.6%。不过,文章说,印度必须改进高等教育系统,让年轻人掌握必要技能,满足就业要求,否则印度的人口红利反而变成灾难。
“一个孩子的政策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格。”德国《明镜》周刊感叹,在中国,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没兄弟姐妹的年轻一代更悲观,没有责任心。新生育政策可以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心理更健康。在实行过计划生育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45岁的雅加达教师迪迪24日告诉《环球时报》,“独生子女”政策可以遏制人口过度扩张、减轻社会压力,但独生子女在未来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缺乏分享精神。
日本《周刊财经》说,“未富先老”已成中国社会当前的一大关键词,独生子女政策让中国社会面临未来中生代“独木难支”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被称为“娇惯坏的一代”,但现在不得不独立承担起整个家庭乃至这个国家的命运。加上激烈的竞争和高房价压力,他们的背影显得特别孤独。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则在老去时面临着赡养关怀不足的问题。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刘慧 卢昊 杨明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刘畅 陈一 甄翔 玉鹏】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