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用“大白话”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你们已经在英国投资的,多投一点吧!如果你们还在思考,就来看看吧,肯定会受到热烈欢迎。”同时他叮嘱英国企业,“要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中国机遇。”
《环球》杂志记者/刘莉莉
“HELLO中国的朋友们”——英国首相卡梅伦此次访华可谓“先声夺人”。出发前3天,他在新浪开通个人官方微博,关注英国驻华使馆及大使吴思田。短短几天他的微博粉丝已超过25万,微博处女秀转评即达4万多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V。
这位喜欢微笑、精力充沛的年轻首相,上台之初曾给英国政坛带去过一股难以抵挡的蓬勃朝气。
“让阳光赢得一切”是他在演讲中常说的一句话。然而,首相的工作可并非晴朗如四月天,经济疲软、严重赤字,让英国民众怨声载道;如何防止欧洲一体化进程损害自身利益,同时避免由于“脱欧”导致自身边缘化,都考验着卡梅伦政府的能力。
在卡梅伦此番访华前,近几个月来,包括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财政大臣、伦敦市长在内的政府要员走马灯似地来访。在英国频繁示好的背后不难看出卡梅伦的小算盘。
仕途顺利的“幸运儿”
2010年5月,卡梅伦站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致辞的时候,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轻、英俊、潇洒、绅士派头十足……
1966年10月卡梅伦出生于伦敦,家境富裕,父亲是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位男爵的女儿,在当地担任治安法官。
良好的家境让卡梅伦有机会获得较好的传统教育。他7岁时进入的一所私立预备学校,也是英国两位王子安德鲁和爱德华曾就读的学校伯克夏郡艾斯科特市希瑟当预科学校。随后,卡梅伦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这所学校被认为是全英国最好的中学,是造就政界、商界精英的摇篮,也是20位英国首相的母校。
每年伊顿公学的毕业生中,大约有70%能够进入世界名校。卡梅伦也顺理成章地进入政治家辈出的牛津大学,攻读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通过熟人关系在保守党总部谋得一个职位,从此开始从政生涯。
卡梅伦的政治生涯实在是顺风顺水,有人说,他是一位“福将”,总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1991年,他在保守党研究办公室工作时,受到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赏识,步步高升;2001年,他成功当选下议院议员,两年后他出任保守党副领袖;2005年,当时不到40岁的卡梅伦当选保守党领袖,虽然他此前在党内的排名只是第三位,但最终凭借出色的口才脱颖而出。
2010年4月,英国宣布解散议会,一个月后,大选举行。最终,保守党取得胜利,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没能获得多数席位。卡梅伦又与自民党达成组阁协议,最终登上首相宝座。
绅士的暴怒
虽然出身贵族家庭,就读于以遵循传统教育为特色的伊顿公学,成年后加入持中右翼立场的保守党,然而,卡梅伦身上似乎并没有那些古板的“遗老”做派。相反,他乐观、温和、亲切,也因此受到年轻人和女性选民的追捧。
卡梅伦在演讲中,常说的名言是“让阳光赢得一切”。
但一层阴霾笼罩在伦敦上空,即使是卡梅伦的“阳光”也很难穿透,那就是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
卡梅伦就职首相时,英国的财政赤字问题就已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2009至2010财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为1454亿英镑,创历史新高。于是,卡梅伦决定采取削减开支和增加税收的方式,“勒紧裤腰带”度日。
卡梅伦“勤俭持家”,而在野党工党和不少民众并不领情,毕竟紧缩政策再加上金融危机,会导致普通民众收入缩水。
英国在野党工党趁机指出,英国的经济增长并未惠及普通民众,并承诺若在2015年大选中胜出,就冻结能源价格20个月。而事实上,英国四大能源企业今年10月刚刚上调天然气价格。
不仅如此,工党还拿出了嘲讽挖苦的撒手锏,企图激怒首相,因为他们认为,卡梅伦生气时就是他最脆弱的时候。
在2012年一次“首相问答”辩论中,鲍尔斯说,作为影子内阁大臣,他需要首相“告诉我们有关经济衰退的实际情况”。
卡梅伦开始的回答还算淡定。他说,不论英国还是欧洲,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联合削减赤字。突然,他破口大骂起来:“如果我们只是在这里听坐在我对面的白痴(鲍尔斯)嘟囔,那我们永远不会得到这些信誉。”
工党成功地激怒了卡梅伦,却没有动摇他减赤的决心。必须承认的是,三年过去了,卡梅伦政府削减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国经济回暖。据英国国家统计局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0.8%。各经济预测机构也上调了对英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然而,在民众生活水平快速下降的现实面前,英国经济的缓慢增长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且依然脆弱,存在下行风险,急切需要外部支持。
英国民众最终能否体谅卡梅伦政府削减赤字的“苦心”还不得而知。不过,距离下一次大选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让民众获得实惠,考验着卡梅伦的决断力。
首相的赌局
卡梅伦当政三年多来,另一备受关注的焦点,就是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
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国际上将英国、法国和德国视为欧盟“三驾马车”,但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三驾马车”的提法渐渐隐至幕后,“法德轴心”开始频现报端,英国感觉到自己在欧盟中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危机之下,欧盟开始强力推进一体化进程,通过缔结“财政契约”和打造“银行业联盟”,加强欧元,为欧盟迈向财政一体化打基础。在此过程中,没有加入欧元区的英国就像个局外人,不仅“插不上话”,也看不到任何实际利益。
2013年1月,卡梅伦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发表讲话说,如果保守党赢得2015年议会下院选举,将于2018年前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卡梅伦认为,欧洲国家各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需要自主做出选择,“对欧洲而言,试图把国家硬塞进一个集权政治联盟是个巨大错误,英国不参加。”
卡梅伦此言一出,立即被不少民众赞为“果断”、“豪爽”,连带保守党支持率也比前一个月上升了5%。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事恰恰体现出卡梅伦“打太极”的功夫,原来首相大人也有出于私利的“小心思”——卡梅伦提出的全民公投,与其说是与欧盟的决裂宣言,不如说是一场“豪赌”,目的是赢得2015年的大选。
一方面,卡梅伦深知,在英国国内,“反欧派”正在不断壮大,他们认为,堂堂的“大英帝国”不应“屈尊”与欧盟为伍。因此,卡梅伦提出全民公投,就是为拉拢对欧盟失望的中间派选民以及保守党内部的欧洲怀疑论者。
另一方面,卡梅伦的内心真的就希望英国退出欧盟吗?不少英国政界人士认为,“脱欧”必然会导致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下降,从长远来看失大于得。
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脱欧”的是商界。英国工业联合会和尤戈夫调查公司今年9月联合发布的调查显示,英国大约有八成的企业领袖表示,英国应留在欧盟内部。
就连卡梅伦自己也说:“我此前所做的‘英国将就退出欧盟举行公投’讲话,并非意味着英国要背弃欧洲。恰恰相反,这事关如何建设一个更有竞争力、更开放、更灵活的欧洲,以及如何确保英国在其中的位置。”
更何况,纵是英国与欧盟“挥剑断情”,但英国与其他欧盟国家间拥有的高依赖度的经贸关系,却是难以割断的。数据显示,英国50%以上出口流向欧盟,一旦“脱欧”,出口成本将大大增加。
卡梅伦的全民公投赌局,赌的是先稳住不待见欧盟的选民,但并不立刻举行公投,而是把矛盾滞留到2015年大选以后。他期待,欧盟能够利用这一段时间增强自身对英国的吸引力,甚至于,允许英国提出额外要求,对欧盟一体化方案中不符合英国利益的条款保有豁免权。
然而,这种“光占便宜不吃亏”的理论,显然不能让欧盟其他国家买账。法国总统奥朗德就指出,英国可以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举行公投,但不能用此类做法贬低欧盟。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奥利·雷恩更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欧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英国必须对其扮演的角色做出选择,这就像是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是踢中场还是当替补,“如果我是英国人,我肯定踢中场,因为坐板凳永远不会得分”。
“首席推销员”
在动身来中国之前,卡梅伦在新浪微博开通了名为“英国首相”,认证为“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账号,头像是其本人的标准照,微博的背景图片则是从空中俯瞰威斯敏斯特宫。
微博的个人资料中还大方地注明了首相的生日和星座,工作信息一栏填的是“英国首相办公室”。
11月29日,该账户用中英文发出第一篇微博:“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2分钟之后,“英国驻华使馆”的新浪微博即转发,并评论道:“大!Boss!来!微!博!了!”
到中国后,卡梅伦继续在微博上和网友互动,如在12月2日晚发送的一条微博中,卡梅伦说到:“谢谢你们关注我。我很高兴能作为英国首相再次访华。我很想了解你们的想法,所以请留下你们的问题,我会在我的访问结束前回答一些。”
发完微博,卡梅伦又在上海玩起了“自拍”。卡梅伦在他的推特上晒出了一张和马云的自拍合影,并且写到,“Jack Ma(马云)给我俩来了一张自拍,我一定要分享一下”。
和马云“自拍”之后,卡梅伦首相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又为伦敦出租车(LTC)做起了车模,两人兴致勃勃地乘坐了吉利旗下公司生产的伦敦TX4型出租车。
细心的人会发现,卡梅伦访华期间的活动安排,与他来访的目的密切相关。
卡梅伦政府成立后不久,曾定下中英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关口的宏大目标,现在时间早已过半,虽然中英贸易额已经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亿美元,但要实现既定目标还需要跑得更快。
为了推进计划,卡梅伦正在努力。这次访华,他率领了一个由150人组成的庞大商贸代表团。这是卡梅伦担任首相以来出访时带领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这支代表团的大部分成员,是英国企业界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代表并非都来自大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等规模公司的代表,而数量庞大的中等规模公司则是英国经济的真正支柱。
卡梅伦本人对本次访华的经济目标也毫不讳言,他指出,此次访华会帮助英国的公司来评估中国的巨大市场,并为英国迎来更进一步的中国投资做准备。
占领市场和吸引投资,这是英国访华代表团的重要任务,而团长卡梅伦正是英国的“首席推销员”。而从首相以下,自打英国联合政府上台以来,唐宁街边上的外交部就有向“对外经贸部”发展的趋势,外交部的官员们都成了打着米字旗的推销员,在向各国推介英伦三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顺带招商引资。
此前,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时就宣布,将对中国商务人士和游客放松签证要求。按照《金融时报》的说法,如今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游客,2012年中国人在境外旅游期间共消费1020亿美元。奥斯本说:“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比英国对投资更开放,尤其是对来自中国的投资。”
卡梅伦则用“大白话”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你们已经在英国投资的,多投一点吧!如果你们还在思考,就来看看吧,肯定会受到热烈欢迎。”同时他叮嘱英国企业,“要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中国机遇。”
目前,中融集团计划重建伦敦南郊的水晶宫,总部基地投资10亿英镑改造伦敦东郊废弃已久的皇家码头;万达集团收购了英国顶级游艇品牌;伦敦城里满街跑的黑色出租车也已属于浙江吉利;中国平安集团已经买下了劳合社大厦;而在其特殊伙伴美国认定华为威胁国家安全之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则成为卡梅伦的座上客。
英国《每日快报》评论说,中国这个长期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度,已经把伦敦视为投资中心,未来中国投资英国的规模将是空前的,可创造数万个工作机会。
卡梅伦也高调表态:“英国要做中国在西方的最强支持者。”此番表态和他率领的“史上最大规模访华贸易团”一样吸引外界眼球。卡梅伦的高调表态则被批评为“卖力讨好中国”。
“卡梅伦为此次访华投入了较大政治成本,”复旦大学教授陈志敏表示,“西方对中国的成见,不是一次访华和几项合同就能改变的,但居高临下的姿态带来的只有曲折。”
|中国企业在英部分投资项目|
华为12亿英镑在英国投资和采购
据华为高管透露,公司将在英国设立新的高科技研发中心,并在2017年前增加300名科研人员,总研发投入约为1.2亿英镑。中心的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子、终端设计、软件开发等。而这一新研发中心只是华为对英国12亿英镑投资和采购承诺的一部分。
华为将建立一个常驻伦敦的办事处,负责管理其国际金融事务。这个办事处将以伦敦金融城为大本营,为华为开展多项金融活动,包括金库与风险管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为已聘请数名资深银行家运营这个酝酿中的办事处,并在伦敦金融城招募了一个进行多种风险管理活动的团队,涵盖外汇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国家风险。
万达10亿英镑在英投资游艇和酒店
6月,万达集团宣布了在英投资游艇和酒店的计划,总金额约为10亿英镑,包括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总部基地10亿英镑改造皇家码头
5月,伦敦市政府和中国地产开发商总部基地签署土地开发协议,同意将一块荒废数十年的皇家码头开发成一个综合性商业中心。总部基地承诺在码头附近建造一个综合办公楼。这一名为“中国城”的地产开发项目,将使伦敦东部从大型港口转变为国际商务中心。
中融集团斥资5亿英镑重建“水晶宫”
10月,中融集团董事长倪召兴表示,将斥资5亿英镑重建英国“水晶宫”。
“水晶宫”于1851年建成,最初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内,是万国工业博览会场地。1854年被迁到伦敦南部,后来在1936年的一场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表示,它的烧毁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倪召兴说,计划重建的“水晶宫”长约500米、高50米,可举办艺术品展览、拍卖和交易活动,还将设有咖啡厅和酒店等配套设施。工程计划于2015年年底开工,2018年完成,将在当地创造约2000个就业机会。
平安2亿英镑买下劳合社大楼
5月,中国平安集团斥资2亿英镑,购买了作为伦敦金融城两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劳合社大楼,开启了保险资金海外不动产投资的大门。
吉利1104万英镑投资伦敦出租车
2月,吉利集团以1104万英镑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9月,伦敦出租车公司位于考文垂的工厂开始恢复生产著名的黑色出租车。
英国商务大臣凯布尔说:“吉利集团对伦敦出租车公司的投资,驱散了此前对公司未来的疑虑和对员工就业状况的担忧,同时让标志性黑色出租车得以继续发展。”
|外媒关注卡梅伦访华|
促进英国与中国的商业关系
卡梅伦希望借这次访华促进英国与中国的商业关系。中英双方签署了10个合作文件,涉及投资和司法等多个领域。
——美联社
希望英国在中国的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卡梅伦的优先任务是深化英中两国经济关系。他在前往北京的飞机上说,在中国讨论进一步开放市场之际,他希望英国在中国的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路透社
他应该会见中国的照片软件开发商
如果卡梅伦不想在展现软实力的自拍照上弄巧成拙,他或许应该考虑会见中国做照片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商。比如,借助美图秀秀的一些专业图片处理功能,卡梅伦先生也许能瘦身20磅(约合9公斤),打一点腮红,甚至换一个显得年轻的发型。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一个有趣的试验
卡梅伦似乎决心不顾国内的反对和其他西方领导人的不满,与中国打造密切的经济关系。实际上,他因能把英国描绘成发达国家中中国唯一真正的合作伙伴而感到高兴。这使英国的对华政策成为一个有趣的试验。一旦英国经济像卡梅伦所认为的那样受益,更多的西方国家政府就会仿效英国,对中国打开大门。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
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商业盟友
卡梅伦称自己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商业盟友,他将利用此次访问机会,表示支持中国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忘了法语和德语,现在该学汉语了
英国首相卡梅伦结束访华之后带给英国学生们一个信息:忘了法语和德语,现在该学汉语了。从2014年9月起,学习一门外语将成为英国小学和中学里的必修课。卡梅伦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今天出生的孩子离开学校时,中国必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超越传统上对法语和德语的关注,让更多孩子学习汉语。”
——美国彭博社网站
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
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罗马尼亚并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后,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理艾罗先后访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波尔加科夫就此认为,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作为投资来源国的兴趣日益增长。
——俄罗斯之声网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