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陈保发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保安看完《泰坦尼克号》后“异想天开”,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新型救生器材—一种既保暖又防水的救生衣。他就是家住渝北区大竹林的何国举。前不久,他的救生衣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昨天上午,49岁的何国举带着他的防水保暖救生衣,与儿子、好友一道来到嘉陵江,再次下水玩起了“漂流”。而之前,何国举已上百次到嘉陵江边“试验”他的救生衣,其中经历过30多次失败。“我想生产一些出来,免费送给环卫工和消防官兵、海事执法队员等,希望他们在冬天救援、上班时,能够派上用场。”何国举如是说。
看了《泰坦尼克号》
想研发保暖救生衣
昨天上午10点左右,在“江与城”嘉陵江江边,何国举和他的儿子何桥,还有一名好友,脱下外套、鞋子后,非常麻利地穿上了6斤多重的防水保暖救生衣,然后在码头边下了水。很快,3人用双手轻轻拍击水面,快速向江心“漂”去……
“这是一种既能保暖,又能防水的救生衣。”今年49岁的何国举告诉记者,为了研发它,自己花了4年多时间才拿到了专利证书。他只上过初中,之前在鸳鸯一家汽车配件厂当保安。2009年前后,他连续看了三四遍电影《泰坦尼克号》,也正是这部电影让他突然“异想天开”:“当灾难来临后,看到那么多人慌里慌张穿救生衣,在寒冷刺骨的大海里拼命挣扎的可怕场景,我感到很心悸。如果当时他们都穿上既保暖又防水的救生衣,也许故事的主人公杰克就不会和露丝阴阳相隔了,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何国举说,他决定去研发一种这样的新型救生衣。
“试验”失败30多次
中途一度想过放弃
2009年5月,何国举开始“研发”自己的第一件防水保暖救生衣。他先是画好了图纸,再买来救生衣原料—一种涂层面料,以及手套、筒靴等,再买来专用胶水及浮力袋(内装软泡沫)。随后,何国举将这些材料用缝纫机缝补上。袖子和背心、背心和帽子的拉链连接等地方,他都缝得非常仔细。而该用胶水粘的地方,他也粘得很认真。
“因为当时自己还在当保安,我基本上是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干这件事。”3个月后,第一件样品终于“出炉”了。同年8月底的一天,何国举穿上这件救生衣来到嘉陵江“江与城”江边下了水。“当时,我在救生衣里面还穿了件衬衣和短裤,在江上漂了约5米远时,我突然感到衬衣、短裤全部湿了,我想应该是进水了,于是赶紧上岸。”上岸后,何国举果然发现,救生衣破了三四个小洞。
最开始,何国举分析可能是救生衣原料用得少了,薄了。于是,他开始在制作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救生衣时,增加了涂层面料的用料,不断将救生衣加厚。但想不到的是,何国举再次拿着这几件救生衣到嘉陵江“试验”时,依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救生衣在巨大的江水压力下“不堪重负”,先后进水。
“在2010年8月前,我和儿子、朋友先后30多次到嘉陵江上去‘试验’,全部失败而归。”何国举说,为此,他一度心灰意冷,“当时真想放弃。”
辞去保安工作
专心搞“发明”终成功
“爸爸,你能行!”儿子的鼓励,让何国举决定再试一试。“救生衣的问题可能是面料没达到要求。”一名好友提醒何国举。
而何国举意识到这个问题后,2010年8月,他到浙江找到当地一些生产救生衣的厂家。经人指点,何国举在原先的救生衣上,替换了两样最关键的材料:一是救生衣原料,由涂层面料换成高弹防水面料;二是将浮力袋的材料换成了专用的浮力材料。“手套、筒靴、帽子与救生衣连接,都由机器进行了专门处理。而救生衣里面的接头、浮力袋等,都是我亲手制作的。”何国举说。不久,一件全新的防水保暖救生衣就这样“诞生”了。
2011年初,何国举拿着崭新的救生衣,再次来到嘉陵江边“试验”。这次,救生衣不再进水,困扰何国举许久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但何国举并没感到满意,他对救生衣的外观、重量等,又进行了多次“改良”。
去年4月,何国举瞒着妻子,辞去了保安工作,一门心思投入到救生衣的研发中。“因为之前要上班,研制工作总是断断续续,我想辞职后精力会更集中一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上百次下水“试验”,何国举的救生衣终于可以穿着下水“漂流”了。“去年腊月,我侄女婿穿上它,在江上最远漂(游)了100多米远。”何国举说,去年12月,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两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今年5月,何国举的“保暖救生衣”成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想将防水保暖救生衣
免费送环卫工消防队员
昨天,在渝北区大竹林的家里,何国举给我们拿出了8件防水保暖救生衣,“这些都是样品,共三款,一种是救生用的,一种是(充气式)户外运动时用的,还有一款可在下水道、化粪池使用。”据了解,为了研发这些救生衣,4年下来,何国举共花掉了数万元存款。
“最初,妻子一直反对我做这件事,说我不务正业,多次跟我吵架。直到我拿到了专利证书,她才开始慢慢理解我了。”何国举说,“不过我绝不后悔,只要防水保暖救生衣能在大家遇到险情时发生作用,我就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值得。”
“最开始,我确实一直反对他干这件事,因为我认为他是不务正业。为这事,我们没少吵架,我还骂过他是疯子。直到后来看到他拿到了专利证书,我才慢慢开始支持他了。”何国举的妻子郑胜群说。而何国举原来的同事龚家荣说,他们最初也不理解老何的行为,但后来看到他搞出了“名堂”,也就慢慢理解了。
何国举最后告诉记者,他还想生产出更多的防水保暖救生衣,并拿出一部分免费送给我市的环卫工、消防队员和海事执法人员,希望在他们实施救援,特别是寒冬救援、上班时,能够派上用场。
记者体验
在江上轻易“漂”起来
感觉轻松没有一丝寒意
昨天上午10时许,室外温度只有7℃左右。穿上防水保暖救生衣在江里“漂”,到底是啥感觉?保不保暖?商报记者决定下水试一试。
在渝北区大竹林“江与城”嘉陵江江边,记者脱去上衣外套、鞋子后,在何国举的帮助下,很快穿上了6斤重的一款新型救生衣。随后,记者跟随何国举小心翼翼地下了水。在何国举的鼓励下,记者很快离开江边。离岸边约2米远时,记者明显感到救生衣下半截“鼓”了起来,一股巨大的水压顿时袭来……“漂”了3米远时,记者将头“躺”在江面上,双手轻轻划水,整个人就朝后面“漂”去。这感觉,完全就像在游泳池里仰泳,轻松、惬意。“漂”出7米左右时,记者没有感到一丝寒意。
在江中呆了8分钟左右,记者游回岸边,脱掉救生衣,发现身上的棉衣、棉裤一滴水未沾。“就算是旱鸭子,穿上这套救生衣后,也可以这样在水流不急的地方,自由漂流。”何国举说。
专业说法
江上救援用处不大
但适合海上救生用
现实中,何国举的防水保暖救生衣到底有多大价值?昨天,朝天门海事处江北嘴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钊称,这种救生衣虽然具有防水、保暖等功能,但并不太适合在长江、嘉陵江上救援时使用。
“这是因为长江、嘉陵江的水流速度快,船只作业舱面较窄,而穿上这种较‘笨重’的救生衣后,救援人员的灵活性不够,更不利于下水去救援。”刘钊说,当然,如果在更宽阔,水流不急的海面上,这种救生衣肯定能派上用场。同时,该救生衣较适合在景区“漂流”时使用,也可在清掏化粪池等地方时使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