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要正式退休了,这里我也表个态度:对中央纪委新班子的工作全力支持,但决不干预,不干预就是最大的支持,相信新班子会干得更好—贺国强
昨天,《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这位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退休一年来,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里,贺国强先后任职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委书记。在民众看来,这是两个颇为神秘的部门。
贺国强的新书,收录了210篇文章、批语、信函和报告、讲话。这些内容,绝大部分此前从未公开发表。
书稿的编辑历时一年多,直到去年12月9日,贺国强自己审定了样书。参与编辑的人员说,贺国强一贯低调,但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到他低调背后的坚韧和细致。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张玉学
实习生 李珂 北京报道
贺国强上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是2012年11月13日,此时,“十八大”即将闭幕。
这一天,他来到湖南代表团,向老乡告别。贺国强说,“这次大会后我就要退出领导岗位退休生活了”。
此后他没再公开露面。在接近贺国强的人看来,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低调。
退休前给自己定规矩
表态决不干预新班子工作;5年查案64.3万件,法办近70万人
2012年11月5日,此时距离十八大召开还有3天。贺国强把中央纪委办公厅的一些同事请到了他位于中南海的办公室谈话。
谈话地点选择在中南海,是因为在10余天前的10月24日,十七届中央纪委召开完最后一次书记办公会,贺国强当天就搬出了在中央纪委的办公室。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要正式退休了。”当着这些同事的面,贺国强说,“我表个态度,对中央纪委新班子的工作全力支持,但决不干预,不干预就是最大的支持,相信新班子会干得更好。”
在这最后一次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身份与同事们谈话时,贺国强对自己五年的工作总结道:以前我没有直接从事过纪检工作,能不能干好,我没有把握,但我愉快地服从了中央决定,并尽最大努力去工作。
在这五年中,贺国强不止一次提到,自己“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实际上,在贺国强任内,中国的反腐工作有着不错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万件,结案63.9万件,66.8万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58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其中不乏像薄熙来、刘志军、许宗衡这样的“大鱼”。
临别,他告诫同事们:现在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别人的,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说话就没有底气,自身不硬,说话就软。
他这一次告别的,不仅是中央纪委5年的工作,还有长达46年的职业生涯。
这46年中,他从化工厂起步,成长为工程师,而后从政,历任济南市委书记、化工部副部长、福建省长、重庆市委书记。2002年到中央任职,2007年成为中央政治局九常委之一。
上大学没钱买票回家
靠助学金完成学业,6年只回一次家;对教育违法违纪表示愤慨
贺国强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山沟里的贫苦农民家庭。1961年,他从县城中学考上北京化工学院。
在北京上学的6年里,贺国强只回过一次家,原因是“没有钱买车票”。贺国强靠国家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40多年后的2011年,已经是政治局常委的贺国强参加高校反腐倡廉座谈会,说起了贫困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
此前,他看到有材料反映,近几年国家重点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中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少。
贺国强说,现在贫困家庭学生考不上大学,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地区孩子无法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优质的资源,光从考试而言,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让他生气的,还有一些高校按家庭贫富分配宿舍。
“富裕家庭的学生2人一间、4人一间,贫困家庭的学生8人一间。”贺国强说,我对此很不赞同,对学生怎么能分等级呢?这样做对学生成长肯定没有好处。
在中央纪委、中组部很多人的印象中,贺国强平时很少发火。但是在涉及教育的违法违纪问题上,贺国强态度严厉。
2009年9月,贺国强对两件事作出批示,一件是关于骗取义务教育财政补贴的,一件关于骗取助学金。贺国强批示说,数额虽然不大,但读后令人气愤,心寒,必须严查严办,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两个月后,贺国强又怒了,他从网上看到有的学校将贫困学生的助学金虚报冒领,批示说“这种做法让人愤慨和痛心,必须严肃查处”。
不到一年,浙江发生校餐腐败窝案,贺国强又“气愤”了:一些党员干部、学校校长竟然敢吃学生的伙食回扣,良心何在?
临近退休,贺国强看到一个让他“感觉十分欣慰”的好消息:“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年底前出台”。贺国强批示说,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耽误不得啊!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考察偶遇女工上访
认为上访群众大多是因为有冤屈、有困难;开通举报电话和网站
贺国强喜欢调研。2011年10月底,在贵州黔东南州一家企业考察时,贺国强遇到一起“意外”,一位正在当班的女工向他“上访”。
贺国强给了女工说话的机会。这位女工告诉他,家里的土地被征用了,但是补偿不到位。
听完女工讲述,他要求随行官员,事后立即听取上访人员的意见,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并叮嘱工厂负责人,不要因为女工上访而歧视她,更不能处分甚至开除她,因为她是正常上访。
在常委视察期间出现上访,当地官员感受到了压力。
但在贺国强看来,这并不稀奇。他告诉当地官员,不要有压力,不要因为中央领导同志考察期间出现上访而感到丢了面子,担心给当地形象抹黑。
“我们都曾经在基层工作过,这样的情形我们也遇到过。”贺国强说,他们有问题找我们是出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贺国强的新书介绍了事情进展。有关方面调查之后,向他报了材料:这位女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应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不符合政策规定,均拟作出妥善处理。
任职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期间,贺国强曾经两次到中央纪委信访室,接待上访群众。
在他看来,群众千里迢迢来上访,尽管原因不一,情况不同,但大多是因为有冤屈、有困难,“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
在接待信访方面,贺国强希望官员们向胡耀邦学习。
在和湖南省纪委干部座谈时,贺国强说,1977年12月,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他到中组部第二天,就来到信访处了解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同大家一起座谈,他担任中组部部长一年,处理来信4000余件。
贺国强为民众的“上访”开通了三条“高速公路”。
在他任职中组部部长期间,开通了全国组织系统12380举报电话,任职中纪委书记期间,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系统12388举报电话和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
纪委书记要铁骨丹心
严管干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常与下属谈心,灌输“心灵鸡汤”
贺国强告诉他的下属,做好纪委书记,必须“铁骨铮铮”,还要“丹心柔情”。
贺国强的“铁骨”,在他任职济南市委书记的时候就显露无疑。1989年,他主导济南市委查处大案要案,狠刹歪风。
在吃喝上,饭菜以当地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违规购买的小汽车,一律封存或没收。非公务使用小汽车,按里程收费,在工资中扣除,出差办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任职中组部部长、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更多的时候以“铁面”示人。他引用四川南江县纪委原书记王瑛的话说,如果我怕得罪人,那我就得罪了“纪委书记”这个称谓。
但是贺国强也经常和下属们谈心,灌输“心灵鸡汤”。
他提醒说,如果领导班子团结,上班时工作愉快,回家以后也会心情舒畅,否则,上班不愉快,下班后也感到别扭,甚至拿老伴、孩子当出气筒。
2011年,在与年轻新任人员谈话的时候,贺国强说,年轻干部上有老下有小,正处在人生爬坡上坎的阶段,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凡事要看远一点,看开一点,看好一点,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天塌下来有地顶着。
官员异地任职,经常不和家人在一起。贺国强认为这样不妥,“孩子可以不随着调动,但爱人最好跟着调动。”贺国强说,除了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在思想上也可以互相交流,“有些不便与其他人说的话,跟爱人说说,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退休前最后一次露面,贺国强在和湖南老乡告别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北京天气比较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希望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多喝些水,多吃点水果。
(本文素材来源于《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
党建读物出版社社长赵凡接受新京报专访
“他逐篇审定全部书稿”
昨天,《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下称《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编辑出版期间,贺国强曾先后主持召开7次编辑小组会议,对文集的整体框架、篇目选择、内容取舍提出意见,参与讨论和修改了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很多文章的标题都是他本人提出和确定的。
党建读物出版社社长赵凡昨天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介绍本书的编撰过程。
210篇文稿绝大部分首次公开发表
新京报:《文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整个编辑出版工作历时多久?
赵凡:2012年11月下旬,由有关方面人员组成了文集编辑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到今年1月,《文集》正式面世,整个编辑出版工作共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一年多来,我们与人民出版社通力合作,力求零差错、无缺憾。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文集》的大概内容?
赵凡:《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是一部重要的党建文献。全书共选入贺国强同志不同时期的报告、讲话、谈话、文章、批示、信函210篇,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贺国强作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亲身参与了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决策和实施。《文集》的主体,就是贺国强同志在中央工作十年间的文稿。
《文集》框架由贺国强本人审定
新京报:这210篇入选文章是怎么确定的?
赵凡:篇目的确定主要是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主题集中在党建工作上;二是重点选录国强同志在中央工作十年间的文稿;三是体现思想的连续性,从时间上适当向前延伸,收录了国强同志在地方和中央部门工作期间的部分文稿。
新京报:贺国强本人参与文稿编选了吗?
赵凡:《文集》的编辑是在贺国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在历时一年多的编辑过程中,他先后主持召开了7次编辑小组会议,研究讨论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文集的整体框架、篇目选择、内容取舍提出意见,很多文章的标题和内容都是他亲自审改确定的。结集后,他逐篇审定了全部书稿。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编选思路?
赵凡:本书分为思想建设篇、组织建设篇、作风建设篇、反腐倡廉建设篇、制度建设篇五个专题,每一专题文章按照时间排序,便于读者更直接地抓住作者的主要思路和观点。
另外,文稿的标题大多是重新拟定的。因为原来的标题大多类似于“在某场合的讲话”这样的格式,改后的标题,非常鲜明地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读者只看标题,基本上就能把作者的主要思想看出来。
提供了解党建工作重大决策的全息视野
新京报:贺国强长期担任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领导,他的文集在这些问题上有哪些看点?
赵凡:这部文集,回顾了党的建设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许多内容首次公开,看点很多。这里我提示几处:
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科学考察、合理使用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文集》中有很多文章,对社会关注的干部工作原则、选拔任用标准、考察方法和具体政策提供了权威性解答。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国强同志主持中央纪委工作期间,十分重视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文集》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探索国家预防腐败机构职能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等方面的论述,非常值得一读。
新京报:书中还有哪些观点让你印象深刻?
赵凡:贺国强在党建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开创性的思想观点。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从单项突破迈向整体推进,抓试点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观点;反腐倡廉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既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又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观点;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集中出台法规文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的观点,等等。
这些观点和内容不仅对当时的组织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体现到了管根本、管长远的思想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新京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在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上发力,《文集》此时出版,有什么现实意义?
赵凡:《文集》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连贯起来看,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央是如何坚持多年持续用力,有重点、有步骤地做好党建工作的。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文集》体现了贺国强抓作风建设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重点,把关注点聚焦到狠抓工作落实、改进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切实维护团结这四个方面,把道理讲透、把措施敲实。
比如改进会风、不要求领导干部陪会,文稿力求朴素平实、不要刻意讲究对仗整齐,调研轻车简从、尽量不要扰民,以干部住房用车等问题为重点坚决刹住奢靡之风等,都体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务实作风。这些内容对当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查找和解决“四风”问题,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玉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