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https://photocdn.sohu.com/20140108/Img393119019.jpg)
![邵逸夫和发妻黄美珍(左)及第二任妻子方逸华(右)。](https://photocdn.sohu.com/20140108/Img393119020.jpg)
![1975年,邵氏全盛时期,众明星与邵逸夫合照。](https://photocdn.sohu.com/20140108/Img393119021.jpg)
![1983年,邵逸夫为港姐第三名张曼玉(右)颁发奖金。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王琳](https://photocdn.sohu.com/20140108/Img393119022.jpg)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昨天宣布,该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当日6时55分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无线电视在声明中说,邵逸夫葬礼只会安排家人出席,追思会详情将另行公布。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对邵逸夫离世表示哀悼,他赞扬邵逸夫大力推动演艺发展,并在香港及内地推动公益事业,十分值得尊重。
邵逸夫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他一手打造了邵氏影业、成就了TVB无线电视的辉煌,他曾经拍摄1000多部电影,开了200多家影院,创办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商之一“TVB”,出品了《上海滩》、《射雕英雄传》、《我本善良》等经典电视剧,一手捧红了周润发、刘德华等一大批影视巨星。
百年传奇
叱咤香港电影圈几十年
邵氏电影
邵逸夫的前半生与华语电影密切联系在一起。由默片到有声电影,由黑白到彩色,时装、古装、黄梅调、武侠片……邵氏电影的每个尝试都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新的可能。
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起于1924年,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隔年便制作了电影界公认的史上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天一公司的崛起,让当时上海滩电影业的霸主明星公司感到了威胁,于是邵氏兄弟将电影事业从上海转到南洋,很快就称霸整个东南亚电影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地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1937年,南洋沦陷,邵氏兄弟影业被迫关门。
抗战胜利后,50岁的邵逸夫从新加坡转战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电影公司,从此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邵逸夫买下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清水湾地皮,修建了邵氏影城,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有“东方的好莱坞”之称。
TVB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前后,香港电影产业下滑,1987年,邵氏正式停产,但邵逸夫此时已开辟了他在电视圈的“黄金时代”。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无线”,此时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亚视已经成立了十年之久,从此两家电视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收视率之争。1980年,邵逸夫入主“无线”,他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收视率急剧上升,大胜“亚视”,TVB进入黄金时代。从早期的《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火凤凰》、《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到中期的《流氓大亨》、《我本善良》、《义不容情》、《天地男儿》、《大时代》,再到2000年前后的《陀枪师姐》、《金枝欲孽》,TVB拍摄了众多经典剧集。
2010年1月1日,102岁的邵逸夫将TVB的掌门权杖交给妻子方逸华。次年4月,香港德祥集团主席陈国强与台湾首富王雪红入主TVB,邵逸夫掌管了43年的TVB首次易主,一度被港台媒体解读为“TVB邵氏时代的终结”。如今TVB是全球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每年要生产520集的电视剧。
创业故事
为砍价错失李小龙
在邵逸夫一生中,有很多传奇故事不得不提。比如,邵逸夫1930年曾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船板,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
邵逸夫年轻时每天只睡5小时,下午小睡一会儿,其余时间全都用来看电影。“最高纪录,一日看过九部。”一年要看700多部电影,还说:“我是天生钟意看电影。”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邵逸夫在慈善上极为大方,但有些事情上非常计较。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曾找邵逸夫毛遂自荐,欲以每部一万美元片酬拍电影。但邵逸夫认为此人太狂妄而把价码压至每部2500美元。结果李小龙掉头投奔了邵逸夫的竞争对手嘉禾,致使邵氏错失了一位巨星。
两段情事
提前立遗嘱分家产
邵逸夫与发妻黄美珍于1937年在新加坡结婚,育有两子两女,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病逝。
1997年,邵逸夫跟事业搭档方逸华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再婚。方逸华曾是著名艺人,母亲是1930年代上海的夜总会艺人方文露,而她自小就跟随母姓。2010年1月1日邵逸夫卸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行政主席职务,由方逸华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执行主席。
早在1997年以前,邵逸夫就曾立下遗嘱分配其百亿身家。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自己的4个子女日后与方逸华争家产、闹家变。
追忆往事
成龙:他为影视业不眠不休
成龙昨晚来京参加《警察故事2013》的庆功会,提及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他显得有些感伤。“我跟他的家人发了短信,晚一点再看有什么安排。要我讲邵老板的故事,一晚上都讲不完。”成龙感慨地说,他自己认识邵逸夫50多年了,最近20多年逢年过节都会去问候。成龙印象中的邵逸夫,是一个为电影、电视事业不眠不休的老人家。
姓名轶事
英文名叫“跑跑邵”
●原名 邵仁楞
1907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祖籍浙江宁波。
●号 逸夫
1923年,家族生意败落,邵家四兄弟破釜沉舟,将精力投入到正在兴起的演艺业。大哥仁杰将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枥、仁枚、仁楞的名字改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全是引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
●昵称 六叔、邵老六
在邵家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尊称“六叔”。
●英文名 Run Run Show
根坊间一直认为邵逸夫当年在南洋打拼,经常抱着菲林奔走于各大戏院,故取此名,有跑腿的意思;但有指这传闻出自周润发的一个玩笑,并不真确。根据黄霑的《数风云人物》引述邵逸夫的解释,他的英文名其实是利用他的本名“仁楞”的国语发音来拼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