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1月6日说,1日晚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纵火案嫌疑人向警方自首,现已被捕。这名39岁的嫌疑人当天首次出庭,受控纵火和损坏外国政府财产。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新闻发言人6日发表谈话,要求美方依法严惩肇事者。
中方将继续密切关注案件审理后续进展,并要求美方认真吸取教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国外交、领事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和尊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综合新华社1月7日电
落网
嫌疑人称听到神秘声音纵火
美国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办事处6日向媒体通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纵火案嫌疑人落网。
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办事处主管戴维·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嫌疑人为男性,39岁,有美国合法永久居留权。本月3日,即纵火案发生两天后,这名男子在旧金山以南大约16公里处的戴利城拨打911报警电话,用中文向警方“自首”,他在电话中说“我放火了”。
联邦调查局探员迈克尔·埃尔德里奇说,逮捕嫌疑人时,执法人员告诉他有权保持沉默。不过,嫌疑人没有保持沉默,而是说“听到声音”等,故而纵火。对这一说法,递交法庭的宣誓证词没有进一步解释或说明。
细节
嫌犯用打火机点燃汽油箱
记者从位于旧金山市的联邦地区法庭获得了起诉嫌犯的法庭文件。文件记录了总领馆和街对面居民楼的监控录像记录。
根据居民楼的监控录像,1月1日21时左右,一辆小型面包车停靠在总领馆正门前,一个男子从驾驶座下来,沿正门前的拉古那街北向行至相交的盖瑞大街,又折回车内,再次将车停在领馆正门,坐在车内等候了15-20分钟,男子下车到乘客座位一侧,取下两桶物体,放在领馆正门,停留片刻。
录像显示,大约21时32分,一团大火球串起,此人步行离开,上车。大约21时33分,面包车离开拉古那街往东转向盖瑞大街。
总领馆的监视录像与居民楼相同,但记录了该男子的外貌特征,留长发,身材瘦削,戴眼镜,穿深蓝色外套或套头衫及长裤。
文件显示,1月3日中午12时34分,旧金山以南的戴利市警察局911报警电话中心接到一个电话,通过普通话和英文翻译,一名自称YanFeng的男子承认自己元旦晚上在总领馆门前纵火。戴利市警察局确认男子地址后上门将其逮捕。
嫌犯坦承,他在1日晚上驾驶绿色本田奥德赛面包车,在盖瑞大街的76号加油站灌满一桶汽油,分装在两个塑料桶内,约21时停靠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门前,等候数分钟,抽了一支烟。
他先将汽油泼向正门和台阶,试图用自己的护照点火未成,再换用一只打火机点燃一只塑料桶,火光起来后,他走回车内,驾车离开,回到戴利市住所。
动机
纵火与恐怖主义、政治等无关
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办事处主管约翰逊说,嫌疑人涉嫌触犯两项美国联邦法律,即纵火和损坏外国政府财产。
约翰逊说,案发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不过,调查人员迄今认为,这起纵火案为刑事犯罪,与恐怖主义、政治或民权等无关,也没有发现与其他组织有关联。嫌犯被指控的第一项罪名是恶意纵火罪,这项罪名成立,将被处以5年以上至20年以下刑期,并罚款。第二项是蓄意破坏位于美国境内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外国官员或官员个人财产罪,罪名成立,将处于5年以下监禁,并罚款。
记者了解到,FBI官员向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表示,嫌犯若两项罪名成立并罚,最高刑期25年以下。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新闻发言人6日发表谈话,要求美方依法严惩肇事者。中方将继续密切关注案件审理后续进展,并要求美方认真吸取教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国外交、领事人员和机构的安全和尊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律师解读
审理过程最快也要半年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纵火案嫌疑人确认落网,案件审理等后续问题接踵而至。案子要多久才能结案?如果罪名成立,罪犯是在美国服刑吗?出狱后绿卡会被吊销吗?会被驱逐出境吗?以后还能入境美国吗?带着一连串问号,新华国际7日独家连线美国联邦出庭律师张军为您解读。
案子要审多久?罪名要判几年?
张军说,嫌疑人刚“过堂”,整个审理过程最快也要6个月到1年。如果被证实嫌疑人有精神方面的问题,那么结案时间将不得不延长,何时能结案是未知数。
张军解读,从法庭文件表述看,这个案件是由美国政府控告嫌疑人。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嫌疑人“自首”且证据明确,对政府打赢官司比较有利。
张军说,按照这类案件的惯例,纵火罪刑期不太长。嫌疑人如果没有前科,那么最多被判入狱3到5年;如果有前科或还在假释期间,那么罪刑会加长,甚至到10年或更长。
出狱后怎么办?还能呆在美国吗?
张军说,这个案子属于联邦案件,如果联邦罪名成立,而且刑期超过1年,就被认定是联邦重罪。
按照美国法律,外国移民如果获判联邦罪且刑期超过1年,将被吊销绿卡并被驱逐出境。
被吊销绿卡、驱逐出境的人原则上今后申请普通美国签证都会很困难,更别提绿卡。但是,张军也说,如果被驱逐的人与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妻儿都在美国,那么美国政府会先考察其是否有悔过之意,也存在重新颁发入境签证的可能。只是,这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乌龙
FBI写错嫌犯名字?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摆了乌龙,其公布的纵火案嫌犯姓名有误,致使媒体和法庭文件均出现错误。记者6日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获得证实,该嫌犯正确中文名字为冯严丰,拼音应为Yanfeng Feng。
FBI公布嫌疑人信息时说该男子姓名为“Yan Feng”,中文媒体有的据此翻译为冯岩,有的称冯彦。记者6日从旧金山联邦地区法庭获得的起诉该嫌犯的法庭文件上也看到其名字仍为“Yan Feng”,鉴于起诉文件的严肃性,名字的错误显然是一个重大硬伤。
由于“Yanfeng Feng”的后两个字音和拼写相同,有华人认为,不熟悉汉语名字的FBI漏掉一个“feng”字当是忙中出错,应属于无心之过。
目前仍不清楚法庭是否以及何时会修正该文件。记者6日多次致电FBI驻旧金山地区办公室发言人,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时该发言人也未回复记者电话留言和邮件提出的置评请求。
记者释疑
为了新闻真实 我们不译名字
等待发布会开始期间,一名女记者向一名男记者嘀咕:“我听说,华人圈星期五(3日)就知道(嫌疑人落网)了,为什么?”
确实,对在场华人媒体记者而言,嫌疑人落网不是新闻,嫌疑人究竟是谁才是新闻。
为何不公布嫌犯“头像”?
新闻发布会在调查局旧金山办事处所在大楼一层门厅内举行,紧邻出口,空旷嘈杂,记者一度听到一种说法,称嫌疑人是美国公民。
几番核实,确认嫌疑人有美国合法永久居留权,即所谓“绿卡”。依照常规,一旦定罪,嫌疑人面临一种可能:美国政府吊销“绿卡”。现场,没有人索取嫌疑人“头像”。一名华人记者解释,但凡联邦政府公诉案,与地方政府公诉案不同,执法部门一般不提供嫌疑人“头像”。
嫌犯名字为何没中文译文?
约翰逊以及调查局新闻稿列出嫌疑人姓名为Yan Feng,明显是汉语拼音,依照英文书写顺序Feng是姓氏,Yan是名。
一些华人媒体记者颇费“周折”,商讨怎样让英文向中文“转换”……
商讨结果是,Feng和Yan是读音,分别对应多个汉字,与其“音译”,极可能“张冠李戴”,不如“原样照录”。新闻报道原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理由把疑问、猜测以至差错交给受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