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题:中国铁基高温超导研究团队:比拿奖更重要的是贡献
记者 张素
“拿奖既是荣誉,也是负担。拿了奖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做了贡献,我只是替大家拿奖杯”,7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说着,看了看围坐在身边的同伴。
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方忠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研究团队,因在“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0日在北京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此之前,该奖已连续空缺3年。
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了解到,超导是21世纪能源领域战略性的技术储备之一。物理所和中科大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积累与合作,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40K),确定铁基超导体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为促进凝聚态物理学科发展和超导应用的实现做出了先驱性和开创性的贡献。
然而在受访时提起学科贡献,研究团队便有挥之不去的遗憾。他们说,日本化学家细野秀雄在2008年2月报道临界温度26K的LaFeAsO1-xFx超导体,从时间节点来看确实比中国先行一步。
“当时我们也在进行制备工作,由于种种限制,没能冲上去”,贡献代表之一、常年从事相关工作的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SC10研究组组长陈根富懊恼地说,他曾在2007年尝试制备高品质的超导单晶样品。
赵忠贤亦透露,团队早于1994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类似于铁基超导体的结构,但因未能大胆尝试铁金属而错失良机。“所以当日本学者有所发现时,我们不会再丢失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继续做”,他说。
受此精神鼓舞,同时基于20多年的积累,中国铁基超导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井喷”,其中包括此次得奖的中科大陈仙辉研究组和物理所王楠林研究组—他们同时独立观测到43K和41K的超导转变温度,证明铁基超导体是高温超导体。国际刊物《Science》(科学)撰文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国”。
“现在但凡有关铁基超导体的国际会议必有我们团队的人参与,我们每隔几天就会有崭新的成果呈现给学术界”,赵忠贤自豪地说,他们也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外机构开展合作。
此外,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本已应用于科学研究、信息通讯、工业加工、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它们是陶瓷性材料,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赵忠贤表示,在工业上更易于制造的铁基超导体势必在上述领域发挥功效,比如改善通话质量、制造计算机芯片、改进磁悬浮列车等。
值得一提的是,物理所早在1989年就曾以“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忠贤也是其中一员。回忆往昔,他感慨因该学科一度遇到瓶颈,致使一批优秀人才无奈离开,“真想让每一位曾从事超导研究的贡献者都得到一枚勋章”。
“如今超导研究重掀热潮,又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加入科研队伍”,赵忠贤寄语他们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安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让超导研究牢牢扎根中国。
追溯超导研究历史,已有10人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中新社记者顺势将“诺贝尔奖情结”的话题抛给研究团队。
“我不愿谈这件事”,赵忠贤低声说,他不想基于诺贝尔奖评判工作,“能否拿诺贝尔奖,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不断拿出原创高质量工作,不再出现遗憾。
坐在他旁边的获奖者代表之一、物理所研究员方忠也补充道,“科学研究有时跳跃,有时曲折,很难想象一步到位”。他说,团队基于兴趣,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埋头科研,“拿奖是后期的认可,有了积累自然会得到国际认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