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有人称他是“战鹰”、“以色列之王”,也有人称他为“屠夫”、“推土机”。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保护神;在反对者眼中,他是屠杀阿拉伯人的元凶。
国人眼中 他是战鹰
他是以色列最伟大的保卫者和最重要的设计者之一。—以色列总统佩雷斯
沙龙父母1922年从前苏联移民到以色列,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28年2月沙龙出生,父亲暴躁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沙龙影响极大,14岁那年,沙龙就参加了“加德纳”组织,在与阿拉伯人的频繁械斗中练就了一身胆量。在特拉维夫高中求学期间,他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不到24小时,由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国发动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开战之初,沙龙即被提升为排级指挥官。在战争中,沙龙显示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伞兵部队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米拉通道,为以军最终占领西奈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在战争期间屡次违反军令,以至于连续好几年他都无法升迁。1962年,沙龙终于升迁,被授予陆军准将军衔。1966年,沙龙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作训部队司令。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再次夺回西奈半岛上米拉通道的控制权,并乘胜攻占了苏伊士运河走廊。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沙龙在西奈半岛前线指挥以军作战。在这次战争中,沙龙指挥2.7万名以军士兵跨过苏伊士运河攻入了埃及境内,遏止了以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举扭转了战局。
敌人眼中 他是屠夫
这名罪犯的双手沾满了我们人民和领导人的鲜血。他死了,我们的人民兴奋不已。—哈马斯发言人萨泽尔希
与沙龙的赫赫战功相伴随的,是他嗜战成性、动辄诉诸武力的作风,他因此成了一个毁誉参半、极富争议的人。
1953年沙龙在耶路撒冷旅担任营指挥官时,立功心切,命令士兵杀害了经常到交界处水井里取水的两名约旦妇女,吸引约旦军队炮击,以军借机还击,造成更多平民死亡。沙龙曾受命率领新组建的101突击队袭击位于加沙的埃尔布吉巴难民营,15户阿拉伯难民全部被杀戮。
1982年6月,在沙龙的极力主张下,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在此之前,沙龙亲自秘密访问贝鲁特,带着保卫人员走遍贝鲁特的大街小巷,对每一条街道、每个重要的建筑物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1982年9月,在以军的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这一惨案震惊了世界。1983年,以色列议会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身为国防部长的沙龙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事件负有直接责任,沙龙因此被迫引咎辞职。
政敌眼中 他是推土机
你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但你不能不赞赏和尊重他的领导才能。
—内塔尼亚胡,沙龙长期的政治对手
作为政治家,沙龙有“推土机”之称。沙龙多年的顾问乌里·丹说,那些不想看到沙龙担任参谋长的人,看到他当国防部长;那些不想让他当国防部长的人,将不得不接受他有一天当总理的事实。1999年,利库德集团在竞选中一败涂地,总理巴拉克上台后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这使得沙龙极为不安。2000年9月28日,沙龙破坏以巴和平进程的行动发挥到了极致—在保镖的护卫下强行访问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尊贵禁地”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地区,从而引发了最新一轮持续数月仍无终止迹象的以巴流血冲突。当时的巴拉克总理被迫辞职,而沙龙自己却趁乱以73岁的高龄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家人眼里 他也有柔情
他的人格如此强大,他的成绩与能力使其他方面都显得微不足道。—儿子吉拉德
这位铁腕人物也有柔情的一面。他经历了两次婚姻,先后娶了一对姐妹。
1947年,19岁的沙龙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戈莉。1953年3月,两人结婚。1962年,戈莉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妻子去世后,5岁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无奈之下,沙龙请戈莉最小的妹妹莉莉搬来同住,照顾儿子。莉莉对这位姐夫非常崇拜。1963年秋天,沙龙和莉莉结为夫妻。几十年间,莉莉伴随沙龙一起经受战争的血雨腥风。2000年,莉莉身患癌症离开人世。沙龙当选以色列总理后,这位强人在发表胜利演说时提到了自己的爱妻:“不管是困难还是开心的时刻,都有莉莉陪伴着我,全心全意支持我。这一刻她虽没能站在我身边,我仍然思念她。”
吉拉德是沙龙最小的儿子,他花费4年多时间,埋头研究了父亲从未公开过的数百份私人信件、文件和回忆录,撰写了一部传记:《沙龙:领袖的一生》。在儿子眼中,“他(沙龙)是我的朋友,一个非常亲密的知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