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得到积蓄、让积蓄得到回报、让回报激励爱心。”18日,在此间举行的重庆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重庆市政协委员、长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彬旭建议推行养老“义工银行”,为有老年人的家庭解决问题的同时,减轻社会和政府负担。
据调研,截止2012年底,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84万,占该市总人口的17.46%。重庆市老年人口呈现比例高、增速快、高龄多、社会养老负担重的特点。随着老龄化急剧加快,传统的靠子女为老人养老送终的家庭养老模式渐入困境。
“"义工银行"是探索第三方养老模式的一个新尝试,它是记录义工服务的重要载体,用来记录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时间,每次做了相关服务,就可以记录下来。”李彬旭告诉中新网记者,在“义工银行”里,爱心可兑换成虚拟货币,让拥有“义工货币”的人在需要的时候“购买”服务和帮助。“义工银行”养老模式既考虑了经济承受力,又满足了老年人重视家庭及邻里情感归属的需要。
目前,社会各界对“义工银行”的认识程度不够。李彬旭建议,加大“义工银行”养老知识的宣传普及,有效利用义工资源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进而加强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设。在规划建设“义工银行”时,要对区、街道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养老需求、各类服务机构数量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场地、资金等因素制定“义工银行”网络的建设规划。
“"义工银行"养老模式仅靠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是不够的,还应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李彬旭说,在该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仍占主导地位,但不参与到具体事务中去。因此,政府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应主动和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义工银行”的运作和发展。在义工服务内容上可形式多样,医疗、文娱、家政等均可纳入,在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生活需求的同时,提高社会对“义工银行”养老模式的重视程度。
此外,李彬旭还建议“义工银行”加强与已有养老模式的联系与互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义工银行”养老模式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各具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更完备的基本保障。(刘相琳)
作者:刘相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