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韧。
乡土·坐标
南京是江苏省会、中国著名古都,截至2010年底,全市非农业户籍人口510.59万,人口密度超过1215人每平方公里,列上海、广州、北京之后的全国第四位。南京自古教育繁盛,目前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都聚集在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台城、鸡鸣寺、玄武湖、南京白马石刻公园、灵谷寺、古林公园、清凉山、石头城、莫愁湖、朝天宫、夫子庙、栖霞山、陈蒨永宁陵石刻、萧宏墓石刻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时期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称作“民国时期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人过年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今天不少饭店都有现成的卖,小夫妻不会费那么多事,一件一件地买来,择好洗净,只到超市便可称到现成的熟什锦了。但城南有老人的家庭依旧在炒,且十分讲究,什么荠菜、黄豆芽、藕、金针菇、木耳、芹菜、菠菜、胡萝卜丝,有十几种之多,炒是一样一样地炒,然后汇总搅拌。黄豆芽像“如意”,“荠菜”与“聚财”谐音,所以是必不可少的。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是诗人席慕容笔下的乡愁。乡愁,似乎是年长者的专属情感,如今却时常涌现在年轻人的心头,今年25岁的杨子韧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故乡南京,他说,乡愁是夏天里的西瓜,乡愁是早餐店里的小笼包。
首次离家便遭遇汶川地震
和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一样,秦淮河、石头城、小巷与敲打叫卖是杨子韧童年里最根深蒂固的记忆。对于这个儿时从没想过离开南京的少年来说,高考后,自己却面临着和这座相处了18年的城市第一次说“再见”。
“青春嘛,总是有很多的悸动和浮躁,当时我想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愿能高飞远去,离开家乡。我选择了将近20 0 0公里外的一所大学就读。”杨子韧说,第一次离开家乡,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重庆。
然而,来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城市,对于杨子韧来说,想家是最初的岁月里常有的感觉。他说,“四年的时间,越是离开越是怀念。怀念家乡的一切。”
据他回忆,入学军训的时候,全校誓师大会上,自己跟站在旁边队伍的同学聊天,聊着聊着就不免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而在那所大学里,根本就没有南京老乡会,有的也只是江苏老乡会,这也不免让人感到孤寂与失落。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重庆有震感,在随后的几天里,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生活也由寝室变成了操场,这让杨子韧再度感慨家乡生活的美好。
“说实话,以前在南京的时候,没有想到过地震,即便地震了,也有家人和朋友陪伴。而那时候,自己真的感觉是一个人在战斗,孤立无援,”杨子韧感慨道。
重回故乡却仍旧“流浪”
大学毕业,人生的又一次选择,总有人会选择留下,也会有人选择继续漂泊前往北上广,这时的杨子韧,却依然在对18岁的决定耿耿于怀。在他看来,离开了家乡,看似张开了翅膀,选择了高飞,可实际上,自己不是一只翱翔的巨鹰,只是一只巨鹰模样的风筝,而思念与牵挂如同那一根看不见的风筝线,永远拉扯着。最终,他选择了回家。
“我回到了家乡,选择了一所南京的高校继续就读。很多人都会问我,在远方发展良好的我,为什么又选择回来,回到家乡,我只是浅浅一笑,告诉他,我想要回到家乡,弥补多年前冲动留下的遗憾。”杨子韧说。
虽然回到了家乡,但成长却往往充满无赖,由于工作的需要,即便身在南京,但出差却一直贯穿着杨子韧这几年的生活,虽在家乡,却仍在流浪。
2013年,杨子韧说常常奔波在外地,不着家门,跟着单位去贵州山区出差,一去就是一个月,没有网络,没有电话,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而平日里,自己也常常在外两三天,家乡仍旧显得很遥远。
“早餐的时候,才发现,没有锅贴、鸡汁汤包,没有鸭血粉丝汤。吃了一顿顿盒饭之后,才发现,在南京百吃不厌的盐水鸭,一旦失去,就会让我如毒瘾发作般坐立不安,”杨子韧说,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奇怪,住在南京,也只是偶尔吃一次盐水鸭,有时候一周一次,有时候半个月,甚至有时候一个月才吃上一次,但是真正离开南京,才两三天的工夫,便开始怀念南京的味道。
梦想能够设立家乡奖学金
2013年已经过去,对于杨子韧来说,2014年,虽然人在故乡,但漂泊仍是生活中的常态。可即便如此,他却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而目前,他的目标是,准备为自己的母校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用于鼓励优秀的学生。
杨子韧口中的母校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江浙人的眼里,这所学校可谓赫赫有名,巴金、袁隆平等都曾是这里的学生。而作为这些大师的学弟,杨子韧希望,通过自己和同学的努力,为母校,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附中有很多出色的校友,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和朋友在附中筹建一个民间的奖学金,用来鼓励更多家乡的学生好好学习。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因为我们是2007届高三(14)班,希望能用这个名字命名我们的奖学金。”杨子韧说,对于该如何筹款、如何登记等问题,自己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他也坦言,即便有困难,可也期待这个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在杨子韧看来,和自己一样,周围的很多朋友如今已经离开南京,有的在北上广,有的则在内地奋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过年过节,能够团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也因此,他也希望,通过奖学金的设立,为更多在外工作的南京人,留住乡愁。
“以后大家能见面的机会更少了,要结婚,要养娃,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要和这座城市告别。但至少,当他们回想起这座城市的时候,他们不会感叹自己是个匆匆的过客,而是为这个叫做‘家乡’的地方做过什么。”杨子韧说。
乡问·同题
Q:你觉得故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交通变得方便了,特别是高铁开通后,南京到上海、杭州都快了很多,这也让不少在江浙其他城市工作的朋友多点机会回南京。
Q:对故乡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最担心故乡未来哪方面的发展?
A:最大的愿望是空气质量能好起来,特别是经历了前段时间的雾霾。担心的问题也是污染,这些年南京的天空越来越灰,希望这些情况能改善。
Q:故乡什么事物最能寄托你的“乡愁”?
A:秦淮河、明城墙。
乡情·手记
城市建设也要
给人们留点“乡愁”
夕阳的余晖照在数百年前的城墙上,泛起余晖。城墙下,车水马龙的道路两旁,长满了绿油油的梧桐树,树木长得茂盛,给宽敞的马路盖上了一个穹顶,而在这一棵棵梧桐树下,积淀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回忆。
这是南京,是六朝古都,更是家乡。
南京,这里曾经是中国政治版图的中心。而面对如今没落的这个“贵族”,有人说,南京不如北上广深发达,收入不如北上广深那样丰厚;也有人说,南京不如成都、重庆那样生活安逸,聚在一起便是茶馆、麻将,血战到天明;还有人说,南京没有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没有水乡的优雅和古朴。但是,即便如此,也阻止不了南京人爱着这座城市。因为,在这里,南京人如同南京一般低调与平静,淡然而悠远。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年,南京变化了很多。形形色色的百货公司出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成了大街上常客,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南京人的生活也走向了快车道。而对于那些在这座城市成长的年轻人,南京变得不再那么独一无二,传统的民宅没有了,古老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的高楼大厦。
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发展中,“变”与“不变”,“立新”与“破旧”,始终是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两对矛盾。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城镇化、工业化两股车道上奋力追赶西方,在短时间里要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之路。
这种被学者比喻为“压缩饼干式”发展历程,在初期和中期更容易关注速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人的需要和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造成不少人在乡愁和文化的意义上无“家”可归。
从根本上讲,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人,“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当然值得称道,但这样的新如果目中无人,就应该引起反思。在像南京这样的古都进入发展阶段后,就更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标杆。
明城墙上,夕阳西下;明城墙下,梧桐茂密。希望这样的风情,永远留在每个南京人的回忆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