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黄晴
在两岸交流中,在政治问题上,分寸拿捏颇难,言辞禁忌很多。这一问题,当前恐怕只能搁一搁,留待时间和形势解决,形势比人强。
11日下午,南京紫金山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这是在两岸互信不断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巩固深化的形势下,两岸关系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台湾媒体称,从1987年两岸开启纯民间接触的1.0时代,到通过“民间”的海协会、海基会进行2.0时代交流,再到如今摘掉“白手套”,由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谈,标志着两岸接触进入2.5新时代。
这一次的“张王会”,是两岸首次正式“官方接触”,已经达成了一些积极共识,王郁琦亦邀请张志军访台,确有相当的象征意义。双方见见面,谈谈看,正如张志军所言,两岸是一家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
众所周知,在两岸关系中,“一中”概念是原则,是红线,是两岸和平往来,发展建设性关系的前提。而“一中”概念是个大概念,似可分为若干子概念,如历史“一中”、文化和民族“一中”、政治“一中”等。从台湾现当局的态度看,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承认台湾的中华文化属性,在这些方面,双方的观念差异不大。比较难办的问题是政治“一中”,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处于各说各话的状态。从台湾方面看,要维护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从大陆方面看,要避免形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国家分裂的情况。因此,在两岸交流中,在政治问题上,分寸拿捏颇难,言辞禁忌很多。这一问题,当前恐怕只能搁一搁,留待时间和形势解决,形势比人强。
在“一中”大概念中,恐怕还应有地缘“一中”、国际“一中”的子项。所谓地缘“一中”,是指台湾与大陆相邻相近的自然现实,是不可更改的。所谓国际“一中”,是指反对“台独”和不主张“台独”是绝对的国际政治主流。从这一层面看,“台独”是一条死路,无希望可言。
从经济上看,两岸的经济融合度已经相当高了。一方面,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高达千亿美元,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撑点,要拼经济,台湾离开大陆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大陆也从两岸的经济往来中获得了资金、技术、市场开拓等多方面助益。
从台湾岛内的政治状况看,政治对立的双方似有脱离两岸关系争执点的倾向,历史上有“台独”倾向的一些人似也有些反思,出现了某种脱离传统思维、另辟新路的精神变化。
两岸关系,固然相当复杂,但只要能向前走,就能互利共赢,这应成为两岸的基本共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应成为台海两岸的共同之梦。任何政治纠葛,都应在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中逐步化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