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新闻热线96009接到了一个10岁男孩的投诉:“我爸爸动不动就在家打我妈妈,我看着都害怕,为这事儿都找过派出所,可爸爸还是不改,你们能不能曝光我爸爸?”其他别的孩子不愿意多说,只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后就将电话挂断了。按孩子留下的电话,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回拨过去,但这次接听电话的却是孩子的妈妈张女士,听闻儿子打媒体电话,要曝光自己的亲爹,而且原因还是家暴!张女士表示,对于孩子找媒体的事情全家都不知情,丈夫也没有打过她,只不过偶尔发生口角……
家暴 妈妈否认,说只是拌嘴
张女士介绍,儿子亮亮(化名)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她们一家三口和孩子姥姥一共四人生活在沈阳。“孩子爸爸是山东人,我是沈阳人,我们俩在沈阳打工的时候相识,然后就在一起了。”张女士说,有儿子的时候她跟丈夫尚未登记,孩子5岁的时候才领的结婚证。
“他爸是典型的山东汉子,我俩感情挺真挚,但他脾气不太好,我俩偶尔吵架,但没动过手。”采访中,张女士矢口否认跟丈夫在孩子面前吵架,后来说最近俩人因为一些生活小事确实拌了几句嘴。“我俩吵架的时候儿子让我俩别吵了,我俩就停止了。”
至于家暴,张女士表示从来没有,让记者不要相信儿子所说的。但儿子为何要跟媒体这样说,张女士表示这个她也要回家“好好”问问孩子,至于孩子所说的闹到派出所的事儿,张女士表示根本没有。
承受 八成女性受家暴后“不外扬”
张女士说孩子说的就是“孩子话”,让听者别太上心。可如果不是个用心的孩子,会想到找媒体曝光爸爸来保护妈妈吗?很明显,张女士跟儿子的愿望并不吻合,儿子想保护妈妈,而她作为当事人,却希望能够将此事隐瞒。我们可以理解张女士“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毕竟自己跟丈夫吵架甚至被殴打的事情,谁也不想让外人知道。可这样充满暴力色彩的家庭,会挡住孩子成长需要的阳光。
社会学专家张思宁教授表示,10岁的孩子一般不会拿父母和自己家的事情来开玩笑,所以亮亮投诉父亲家暴母亲的事情,有很大的真实性和可能性。张女士的表现也与中国大部分女性相吻合,就是默默地承受,不愿意与外人诉说,甚至都不会告诉自己的父母。
恶果 孩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女性在遭受家暴后表现出的漠然和无力反抗,主要原因是女性不愿意放弃与丈夫的感情,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家庭和婚姻。众多女性,从家庭妇女,到女白领、女博士,均无法克服先天体质上的弱小,沦为“家暴”的受虐者。然而,有关部门常常是对此类“案件”并不感冒,怕“难断家务事”的麻烦上身。如此一来,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就在这种选择性盲区中不断上演。
张教授也表示,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动手。因为孩子看到后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易怒和暴力的性格。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任子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