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失联到现在,近二十个小时过去,越南方面的反应确实比较慢。
从马来西亚到北京,中间要经过多个国家和飞航管制区,每进入一个飞航区,对方都要提供信号服务。北京时间1:20,飞机在胡志明管制区失去联系,当时越南应该立即搜寻。然而直到上午九点多,中国驻越大使馆仍未接到越南官方消息。直到北京时间下午5点,据央视新闻,越南国家搜救中心才向中国通报,马航失联客机可能在马来西亚和越南重叠海域坠落。
民航业内人士告诉壹读记者,飞机上拥有多种通讯设备,比如通话用的高频、二次雷达。在失去联络时,飞行员必须把应答机编码调成7600,遇到劫机则调成7500——机场管制区就会知道,这架飞机出现问题。“我在美国飞的时候,也有过通讯设备出问题的时候,联系不到塔台管制,但还有很多方式来挽救。”
除了飞机,地面也可以通过测距器(DME),测得飞机与信标台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角度,不过遇到山体阻挡等情况,测距器便无法感知飞机位置。
这意味着,飞机在失事前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失联十几个小时后仍无法确知飞机位置——这种事情本身概率就很低。
乘客生还概率有多大?
飞机坠落海上,乘客生还概率有多大?答案是很小。飞机坠海分以下三种情况:
空中解体。坠海之前,飞机已经爆炸。机上人员存活概率基本为零,机身碎片散落范围可达百余公里。
失控高速入海。生还概率也极低。基本上就像平拍在陆地上,同样会粉身碎骨——如果不相信,可以尝尝从十米跳台上躺着入水的感觉。大多数海上空难都是这种情况。
海上迫降。也就是让飞机以安全速度落在海面。但迫降对飞行员的个人素质和心态要求极高,海上迫降成功、全机生还的例子几乎没有。而迫降成功率最高的,是在机场,因为有塔台引导,而且飞行员对机场比较熟悉。
提起水上迫降,最经典的例子是“哈德逊奇迹”,2009年1月,美航A320客机刚起飞,就因发动机吸入飞鸟群而损失动力,驾驶舱满是烧焦鸟群的味道。57岁的机长凭借丰富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让飞机平稳降落在哈德逊河面上,在之后短短12分钟内,机上人员全部获救。
不过,这是刚刚起飞、与地面正常通讯、还是降落在平静河面的情况,相比之下,从高空坠入汹涌大海,条件险恶得多。关键问题是飞机速度太大,短时间内变化莫测。2000年阿拉斯加航空261航班在同地面机组多次沟通后,决定海上迫降,但还是以翻滚姿态、近乎垂直下坠,机腹向上,倒跌入海,机上88人全部罹难。
一旦确定飞机出了问题,乘客怎么自救?首先,乘客出舱门需要机长允许,每人也都配有救生气囊、氧气等救生措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飞机失事往往快到来不及反应。
2009年6月的法航空难就是如此,447航班在机身完整的情况下高速坠入大西洋,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乘客。调查人员在未浮出水面的飞机残骸中,发现了救生衣,这表明乘客根本来不及做准备。
此外,飞机速度大,如果不是安全迫降,在入海的一刻,机身会发生多处断裂,乘客即使做了安全准备也没用。
飞机为什么会坠海?
相较于降落在地面上,飞机坠海的调查难度非常高——残骸被海水冲到几百公里外,黑匣子埋在海泥之中……确定事故原因往往要好几年,有的甚至成为悬案。
2002年,大连海域的中国首起海上空难“5·7”事故调查中,调查组利用旁侧声呐对海底进行扫描,却一直未能发现飞机残骸。
交通部上海救捞局人员非常困惑:飞机长几十米,高4米以上,铝制蒙皮对声波的反射也很强烈,为什么动用了好几套旁侧声呐,却不能在有限海域很快找到?
飞机头部打捞出来,工作人员才明白,原来飞机发生了强烈爆炸,接近粉身碎骨,把这些碎片去掉油漆扔进垃圾堆,人们都不可能想到这是飞机,而操作人员带着“飞机”的概念来观看扫测图像,很可能没认出这堆碎片是“飞机”。
在整个空难调查中,黑匣子是最关键的搜寻目标。黑匣子的海水电池在触水后,开始供电,使信标可以连续30天发射频率为37.5KHz的声脉冲,便于搜寻。
这次的坠机事件,与5年前的法航空难很相似——飞机在失事前与控制中心几无联系,莫名其妙失踪。坠机过后约三年,调查组才根据黑匣子公布原因:驾驶舱侧杆设计导致飞行员操控失误。
1998年瑞士航空111班机在加拿大附近海域坠落,229人全部遇难。美国联邦航空委员会耗资四五千万美元、历时数年才查出原因。调查人员在上百万飞机碎片中,发现其中一根电线上有电弧,据此推测电线短路,引起火花,点燃了隔热层,造成失火。
而原因竟然是,瑞士航空为了吸引乘客,对头等舱加装了高级娱乐系统,乘客可以浏览互联网,甚至通过信用卡进行赌博游戏,然而这套装置会加重用电负担,且没有设置开关在必要时关闭该装置。电线过热引燃绝缘层,接连烧断其他电线,而在飞机坠落前,已经没几个部件可以正常工作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