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网站3月12日消息称,目前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已基本到位,标志着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落实工作顺利完成。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和中央编委批准,《中央编办关于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印发,明确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调整和加强的职责,理顺了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调整优化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这次改革体现了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的方向。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架构格局,初步建立起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大部门体制机制。
据《法制晚报》报道,关于大交通部构造调整的问题,交通部部长杨传堂3月8日表示,大交通部已经构成,2013年11月25日,中编办已经正式批复,目前正在落实当中,估计到3月14日就可到位。
法制网报道,根据《通知》,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负责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拟订铁路、公路、水路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统筹衔接平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负责组织起草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草案,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相关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负责拟订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
3月12日,交通部网站同时公布了办公厅、公路局、水运局、运输司等内设机构的主要职责。其中,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主要负责国家海上搜救、重大海上溢油部际联系会议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重大海上人命搜救、船舶污染事故和重要通航水域清障等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有关具体工作等工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3月6日报道,交通部一位副部长坦言,早在2008年交通部门已经进行过一次“大部制”改革,但实际上,此后5年间没有任何变化,还是按照各自原来的体制模式来运作。
这位副部长说,比如在责任划分而言,民航局和交通部现在仍然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如果民航出现问题,其责任还是由民航局来承担,交通部并不被涉及。两者职责的模糊,使得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存在着信息的不畅,以前民航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可直接上报,但现在要通过交通部来上报,信息并不迅捷。所以为了规避此类情况,很多时候“老办法”依旧在发挥作用。所以这在副部长看来,“大部制”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