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图为:小斌恢复得很好,正在看电脑 |
□文图/本报记者朱惠 通讯员吴惠亮 蔡杰
“明天你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昨日,当医生告知这个好消息时,11岁的小斌(化名)正在玩电脑。
小斌,武汉协和医院接诊的最小的“换心人”。因为一场感冒诱发心衰,小斌的心脏大如排球,命悬一线,在成功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后,如今在他身上跳动的,是颗20岁年轻人的心脏。
11岁“乒乓球小将”心脏大如排球
11岁的小斌来自汉川,是名六年级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名小运动员,多次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奖,身体一向不错。但去年12月一场感冒后,小斌开始出现气喘、乏力等症状,不能吃不能睡,瘦成了“皮包骨”,在协和医院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靠强心针和升压药“续命”。
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介绍,当时的超声检查显示,小斌的左心室内径达7.1厘米,心脏大如排球,比正常成人的心脏大了近一倍,心肌收缩无力,心脏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一听医生说孩子要‘换心’,我们都蒙了。”小斌的妈妈说,之前孩子散步时会喊累,但他们一直都以为是学习任务太重的原因,根本没往生病上面想。
幸运等来一颗20岁年轻人的心
小斌是AB血型,加上儿童供心难求,几次配型均未找到合适的心源。有一次虽配上了,但最终对方拒绝了捐赠。
看到与小斌同时入院的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没能等到手术的那一天,小斌的父母更加忧心忡忡。直到3月,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小斌等来了一个20岁年轻人的心脏。
但此时,小斌瘦得只有40多斤,何况要植入的是一颗成人的心脏?经过多科会诊及精密的手术安排,3月8日,小斌成功“换心”,手术历时4个小时。
董念国教授介绍,由于儿童血管细,与成人血管相差悬殊,因此,如何“无缝对接”成为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其次,孩子年纪小,胸腔空间有限,如何为新的心脏搭个“新房子”,也是难点之一。在这次手术中,采用了“八边形”、“V字形”等切口,让血管能够吻合;同时,将患者的纵膈胸膜打开,为“新”心脏腾出空间,再用人造隔膜给“新”心脏做个“新房子”。
患儿换上成人心脏“动力”更强
董念国教授介绍,协和医院每年都有十几名儿童在等待换心,但由于儿童供心非常有限,从1993年至今,成功换心的幸运儿只有3个。“很多家长担心术后成活率不高而放弃了治疗。”董念国教授说,其实小孩适应能力强、身体排斥力低,几个月的小孩换心甚至不用配血型,有的患儿术后3至5年就不用再吃抗排斥的药了,所以儿童心脏移植成活率高。2003年时才12岁的武汉伢小波(化名)在该院成功移植心脏,现在已经快大学毕业了,生活与常人无异。此外,如果条件具备,患儿换上成人心脏后,就像小车换上个大马力发动机,动力会更强劲。
董念国教授还提醒,由于儿童心肌病发病进程很快,加上儿童常常不能恰当表述自己的不适,往往病情很严重了才被家长发现,因此,家长平时应细心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当孩子出现活动量减少、莫名消瘦、饭量降低、停止生长、喂养困难的情况时,应及时检查,排除心脏方面的病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