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3月18日,北京市法院受理了37名中国劳工及遗属集体诉讼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和日本焦炭工业两家企业,要求索赔。日本共同社3月19日抱怨称,中方受理上述诉讼案或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并再次搬出《中日联合声明》先关内容,贼喊捉贼似的喊冤称,“日方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共同社3月19日报道称,北京市法院受理此案后,预计未来中国各地类似诉讼还将出现。除钓鱼岛问题外,中日双方在强掳案上的主张也严重对立,很可能将陷入双边关系愈发恶化的“恶性循环”。
报道援引日本外务省报告和原告方资料称,参与强掳的日本企业共有35家。包括此次诉讼的2家日企在内,受害者总计约达3.9万人。每次提起类似诉讼并作出判决,中国国内都可能会掀起追究日本责任的呼声,中日关系“可谓是面临新的隐患”。
有关“二战”期间被日方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及其遗属集体起诉日本企业要求赔偿一事,虽然在1972年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本的政府间索赔,但并不代表个人。然而日本政府却屡次把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作为“挡箭牌”,宣称中日之间的索赔权问题已不存在。
这家媒体19日再次搬出所谓的“佐证”称,由于中国政府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日本政府认为“日中之间不存在索赔权问题”(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语)。对于中方领导层接连不断的对日批判,日本政府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该媒体还试图发出“警告性的预测”称,因索赔诉讼而担忧中国风险因素的日企将进一步减少对华投资,甚至可能加速撤离中国市场。
此外,报道还称,中国政府此前一直采取一定程度上“把政治和经济分离”的战略。如果在政治关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中日双方的经济也受到冲击,支撑中日关系的基础将受到重创。
实际上,日方所指的是1972年宣布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一直被日方作为“挡箭牌”。但就这一问题,本次诉讼律师团成员之一康健律师曾对媒体明确表示,这明显是狡辩,当时的《中日联合声明》只是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索赔,但不代表个人。
同时,也早有评论指出,日本媒体所称的中国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已经放弃对日索赔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是着眼于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作出的政治决断。但是,国家放弃对国家之间的“战争赔偿”,并不等同于民众受害者放弃了个人追索“受害赔偿”的权利。
另一方面,日本《产经新闻》3月7日曾报道称,中国劳工此次还有可能将日本政府推向被告席,此案如果被中方法院受理,将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坐上被告席。对此,原告团的中方律师童增就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的理由进行说明称,“当时的日本企业都是按照日本国策行事的,将日本政府推上被告席理所当然”。
早在1992年3月,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曾表明态度强调,“二战”中的“民间受害者可以直接要求日本赔偿损失”。然而日本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却对这一条款任意进行非法的、无效的解释,中国对日方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月26日的记者会上重申,强征和奴役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也是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中方敦促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相信中国有关法院会依法处理有关诉讼。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