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前刻人们还在户外玩耍,突然面临雷暴袭击,刚要担心怎么回家,太阳又出来了……短短一个白天,经历三个“昼夜”,有网友感叹一天两场暴雨三次“日出”。而在深圳,暴雨天也带来不少麻烦:宝安安居房小区西乡安居花园因地势比航城大道、宝安大道低约半米至1米,小区积水曾达0 .33米,车库进水1.5米。而福永白石厦社区福永大道与石厦路交会处发生地陷,塌陷总面积达3平方米、深约2 .5米。
广州:白天三次“昼夜交替”
昨日凌晨,一波雷雨云团在广州上空“炸响”,约7时许在东风西路上空,刚亮起来的天空感觉半边被黑暗吞噬,层积云边界十分整齐,但这一场景短暂持续后又恢复到“白天”。间隔一两个小时,广东西部又有一波强雷雨云团迅速东移,在曾出现阳光的地区加剧发展。上午9时30分左右,黑云再次压城,数分钟内恍如夜幕降临,随后广州再次接受雷雨的洗礼。11时许,乌云散去,白日回归,阳光铺洒。接着在下午5时许,广州再次被厚厚乌云遮蔽,又一次迎来“黑夜”,约1小时后乌云再次散去,阳光短暂出现,继而进入真正的长夜。网友“@ XS-Yan”发微博感叹:起床明明见到太阳出来,然后早上天黑一次,下午天黑一次,晚上还要天黑一次,如此倒时差,真的不适应。
一个白天三次“昼夜交替”,而且非常迅速,这是什么情况?省气象台专家解释,这是强对流天气的典型特点: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覆盖区域相对较小。由于大气运动剧烈,局部地区的云层会快速被强风推到另一个区域挡住阳光,形成遮天蔽日的黑暗感觉。
深圳:闹市地陷 深约2 .5米
暴雨来袭,深圳闹市街区再现地陷,所幸路上行人少,未有人员伤亡。昨日上午,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福永大道与石厦路交会处发生地陷,面积达3平方米、深约2.5米。
深圳水务集团称预计十天内才可修复排洪、回填道路,初步分析塌陷原因是该道路底下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建设的石砌盖板排洪渠(宽约2米,高约1.5米)老旧损坏,造成排洪渠侧面石墙出现坍塌,排洪渠内雨水不断冲刷渠外土层,造成路基水土流失,并掏空路基。长时期累积之后,加上近日连降特大暴雨,导致路面塌陷。
专家分析
天气变幻莫测 皆因华南独有“前汛期”
3月30日广东同时挂出6个不同预警信号,次日差不多逐步解除完毕,第三天遇风雨雷电,又挂出4个预警信号。昨日广州,一个白天经历三次“昼夜交替”……天气如此之“怪”,其实这是“前汛期”天气的特点,而且是华南地区的“特产”。
时至四月,南岭大地盎然春意,南面海风让人感觉温暖自在,北方冷空气不时越过南岭山脉。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交汇、拉锯。即将到来的雨季就在冷暖空气交汇的拉锯战中酝酿,即“前汛期”,其间出现的暴雨叫“华南前汛期暴雨”。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基于前汛期的形成机理,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拉锯战”。前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适量的冷空气越过南岭,与海面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冷空气太强也不行,那样会将暖湿空气推出海岸线,不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冷空气太弱则不能越过南岭,或者不能提供足够能量让暖湿空气凝结降水。两股力量在广东上空较量,带来前汛期丰沛降水,而且反反复复。二是到5月中旬后,南海季风开始暴发,季风北上受陆地地形抬升等因素作用,往往给广东带来大范围持续性降水。
林良勋介绍,“前汛期”的由来与广东降水特点有关。4月至6月为第一个多雨季节,降水大多由冷暖空气作用、季风的暴发等所致;7月至9月为第二个多雨季节,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是主因。两个多雨季节有“前汛期”、“后汛期”之分。为什么“前汛期”是华南地区特产?这是由于在我国境内,华南地区有明显的前后两个汛期,而其他区域主要以一个汛期为主要特征。
一直有说法是“前汛期”特别喜欢广东三个地方,导致三个地方形成暴雨中心。林良勋表示,更准确说法是三大多雨中心:一是粤北山区,以清远-佛冈-龙门-河源为中心;二是阳江-阳春-恩平-上川-斗门一带;三是粤东的海丰-陆风-揭西-普宁一带。三大多雨中心既与天气系统有关,又与广东地形有关。广东地形北高南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三大多雨中心基本位于广东主要山脉的南坡,也就是暖湿气流的迎风坡,这种地形,加上合适的天气条件,造就三大降水中心。
南都记者刘军实习生王亚娟通讯员董永春 陈静
深圳地区读者详见A叠读本
采写:南都记者 刘军 李国斌实习生 王亚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