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企业参与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报告。该报告为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团队耗时3个月,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重庆五个省(区、市)进行调查的结果。
上述报告指出,就2012年数据观察,西部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的四川省缺乏人口达到200万-400万的特大城市,四川有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1个, 100万人口以下城市6个,整体上呈现出成都一城独大的城市格局。从调查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为43.53%,与2003年相比大幅增长13.43%,在此次纳入调查的五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但是这一数值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倪鹏飞认为,目前整个西南地区的城市体系表现出大城市层级短缺和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数量偏多的特征,与合理的城市体系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由于西南地区适宜开展大规模城镇化的土地有限,因此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通过大量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来表现政绩,不断扩大工业用地的土地面积,已经造成商住等其他城市用地的供应不足,难免对城镇化进程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上述报告指出,十年来,西南地区快速的城市土地扩张并未带来城市设施的有效改善,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贵州的城市设施水平还处在较低的层次。同时,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不断推高商住用地的土地价格,进一步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推进城镇化的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尽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可以更快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但这种模式同时产生一定问题,因此建议西南地区选择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中国社科院在上述报告中亦指出,行政手段主导的城镇化,容易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均衡,要素市场也可能因此被分割,进而引发收入分配不平等,社会分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就此,倪鹏飞认为,未来西南地区城镇化更加适合走一条“市场决定、企业参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新型的城镇化道路,能够充分发挥企业融资、市场运作、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又能通过激活民间资本的渠道来解决过去政府主导模式下,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导致的弊病。
但亦有反对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参与的城镇化仅适用于西部大城市,对于三线或者更小城市的城镇化,在房地产企业进入的意愿偏低,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因此这些城市的城镇化依然将依靠政府推动。
事实上,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兰州新区城镇化模式,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主导一级土地开发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此前被曝出施工周期延长、资金短缺以及地方政府存在BOT模式的兑付能力等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