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关系千家万户的供水安全问题底线何在。发现问题立即停水,在公众看来只是常识;可对某些企业而言,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关,恐怕才是常态。
有关方面公布了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最新调查结果: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管道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最终造成了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故现场,身穿工厂制服的工人说:“这条渠(自流沟)已经使用了60来年了,年久失修,早该修了。”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很像是一桩“事先张扬的水危机”。就在上个月,还有兰州市民因“散布自来水异味谣言”被官方查处。兰州市政府3月9日通报:水质符合国家安全饮用标准,对无中生有、造谣的相关人员进行查处。回头看看,这真是谣言吗?受污染自流沟已经使用了60年,污染真是突然发生?上世纪80年代,该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就发生过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自流沟今日之污染,绝非短时之功。
事实上,不仅兰州市,全国范围内自来水污染事件频率都越来越高。自2011年以来,据保守统计,就有8起自来水污染事件,尽管有3起事件最终因“官方回应”被认定为“虚惊一场”,但自来水异味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常发生的苯超标20倍事件,想瞒也难瞒住;常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最后却大多不了了之。兰州水危机事件后,公众忍不住要追问:那些“无缘无故”的异味事件背后,还有多少60多年仍在用的水厂自流沟?
水价是涨了,利润是多了,可投入并没增多,水质并没提高,用了60多年的自流沟仍在用,直到在油污中浸泡后“突破临界值”。不得不说,某些供水企业,在我们这里,只是把利润最大化放在了心上,除此之外,良心的确是“大大地坏了”。不仅在生产设备和管网建设上舍不得投入,无视水质低劣,无视潜在风险,最令人愤怒的是:从10日17时发现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到11日11时切断污染水来源,用时竟长达18个小时!
18个小时,水厂迟迟没关停苯含量严重超标的自来水,其解释的理由有二:一是,“不能一发现有问题,就关水,必须确定污染源性质。”换句话说,300多万市民的吃水安全问题,必须等企业“确定污染源性质”后才能考虑。二是,“停水涉及全市生产生活,供水企业没有权力做出停水决定,只能向主管部门汇报,由市政府决定。”苯超标20倍时,水厂还想着“停水涉及全市生产生活”,实在荒诞。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关系千家万户的供水安全问题底线何在。发现问题立即停水,在公众看来只是常识;可对某些企业而言,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关,恐怕才是常态。关于此次水污染事件,会有专项体检吗?会有损害赔偿吗?事故责任如何追究?饱受水污染之苦的当地市民,迫切需要回答。(相关报道见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