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同比增长7.4%,昨天中国交出的一季度GDP成绩单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都是耀眼的数字,但对于已经看惯中国以8%甚至两位数增长率奔跑的世界舆论来说,这个“黯淡无光”的数字强化了它们之前的判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速进一步放缓。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各种经济数据不太理想,国际上不断出现唱衰中国的声音,“中国面临硬着陆风险”、“中国经济可能崩溃”……一些让中国人耳根磨出老茧的陈词滥调也再次从某些西方分析人士口中冒出。真实情况究竟怎样呢?许多了解中国状况的分析人士强调,中国经济确实面临诸多困难,但增速仍略好于预期,而且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他们还注意到,北京已经不再对高增长率那么痴迷,而是主动采取了一些“可能让数字不好看”的举措,以推进改革,确保长期发展。德国《焦点》周刊称,增长慢了,这是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步子更小,但更稳健”。
“中国经济打了个哈欠”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法新社称,这标志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速进一步放缓。这一数字比2013年第四季度7.7%的GDP增幅下降不少,不过仍比法新社此前调查13名经济学家得出的7.3%预测平均值略高。这也是过去6个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幅第四次放缓。
“中国经济打了个哈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称,中国经济的困倦表现彰显出中国在慢速增长中改革所面临的困境。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中国第一季度增长7.4%,为24年来同期新低,这增加了就业减少的风险,甚至可能对贸易伙伴产生潜在影响。《悉尼先驱晨报》说,中国勉强避免出现5年来经济增速最慢的局面,不过工业增加值数据不冷不热的局面说明政府微刺激措施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有限。7.4%的增长率是2012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低于中央政府设定的今年全年增长7.5%“左右”的目标。如果真放缓到7.3%,那将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增长的最慢水平。
许多分析人士从不景气中看到一些乐观因素。美国《环球邮报》援引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的话说,目前还是有一些活跃的积极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随季节性因素会出现反弹,特别是每年6月往往是新启动项目数量达到最高值的时候。但经济反弹能否持续取决于中国是否放松货币政策。”美联社称,中国数据发布后亚洲股市上升,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放缓不像一些分析师预期的那么严重感到松了一口气。零售和工业增加值增长弱于上一季度,但3月份有所提升。有关数据反映出官方正努力将经济重点从工业转向能以更少投资促进更多就业的餐饮、零售等服务业。
“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但在中国领导人努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避免可能带来政治风险的失业问题背景下,这种增长势头似乎仍在中国领导人可接受的范围内。”《华盛顿邮报》16日重点分析了中国政府对当前增长率的态度。文章称,经历过去10年的爆炸性增长后,北京正努力将中国经济增长重点转向国内消费。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排除了出台强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表示将重点关注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美联社称,去年中国经济增长7.7%,已经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水平,但它却跟2012年一样,是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过去1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增长峰值达到14.2%,这主要是出口繁荣、工业生产和房地产等领域推动的。但现在这种模式推动增长的能力在下降,也给中国留下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和水源。中国领导人承诺全面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效率。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的话说,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三期重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当汽车爬坡的时候把速度换到一个低挡,速度慢一点,汽车开起来更稳而且更有劲。同时,今年以来中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这些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16日研究了一季度经济形势,认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魏莱 柳玉鹏 姚丽娟】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