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源4月17日电 题:哈族乡村住村干部:给牧民算笔“种粮帐”
作者 肖欣 朱景朝
巴根古丽想着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前院邻居照看,开春了,她和丈夫过几天要转到山上的夏牧场去放牧,待上一整个夏天。她边在院子里大批清洗整理床单、衣物,边说笑着商量这件事,作为回报,巴根古丽主动提出给邻居“带马奶子(哈萨克牧民用马奶手工酿制的发酵饮品)回来”。
巴根古丽家搬到这个汉族人聚居的村子里不过一年多,村里的哈萨克族牧民家庭还有十几户,都是近年搬来的。坎苏新村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坎苏乡,是乡里唯一的汉族村。新源县聚居着全国十分之一的哈萨克族人口,他们至今保留着转场放牧的传统生活方式,冬季下山定居。
前院邻居其实是3月才到坎苏新村的“三民”活动住村干部们,有事没事串串门,“两家人”很快熟络起来。住村干部们来自县环保局,他们发挥所长,在小院里打水井,开辟菜园,种上油白菜等时令蔬菜,和院角正开花的杏树相得益彰。
同乡的阔克托别村住村干部们有时也来到坎苏新村住村队“串门”。阔村是典型的哈萨克牧民村,木屋、羊圈、大院子,家家户户栽上一两株杏树,但占地近一亩的院子几乎荒着,耕地也有很多被承包给同乡或外乡的汉族居民。
“大会、小会、座谈会,我第一句话都说:自己的地先自己种。”住村队长苏来曼跟记者说起阔村的“困难”,“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特别是致富思路上要转变”。
有村民看了新闻找到苏来曼,询问“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都给到哪里去了?”村里有不少牧民,把耕地承包出去,看到别人拿补贴,想不通,觉得“偏心”。苏来曼解释说,补贴不是没有,但很多优惠政策是有条件的。
他和住村队反复给村里的牧民算“种粮帐”:种一亩小麦,产量约400公斤,每亩地能拿到种粮补贴105元人民币,卖的时候还有每公斤几毛钱的补贴。先种5亩,一年的口粮就够了,还能拿到500多块钱的补贴,但如果把地承包出去自己不种,补贴就转给了承包户。
牧民也有优惠政策,比如改良牲畜品种,体形达到优良品种的标准,就能拿到补贴。
总之,干活的有,不干活的没有,干得越好,补得越多。算清这笔帐,好几户牧民今年决定把地收回来自己种。
坎村和阔村还有个鲜明的对比,坎村是个“空壳村”,年轻人都出去务工,老人留守;阔村的年轻人夏天去山上放牧,冬天就没什么活动,加上风雪一来,交通不便,几乎天天“宅”在家。
“年轻人天天没事干,跟大街上晃荡不是个事”,苏来曼鼓励哈萨克族年轻人,“出去干活,挣钱去!没有技术的赶快学技术,今年学技术,明年开始干也来得及。”
同为哈萨克族人的苏来曼不忘提及,少数民族在牧业方面很在行,“七八十岁放羊的老汉都有呢!”虽然在种地的经验、观念各方面,少数民族比汉族落后一些,但他发现,“尝到种地的甜头后,牧民也有积极性”,只不过“转变观念和生活习惯,需要一些时间”。
坎村住村队想着帮巴根古丽家把小院收拾收拾,还计划在全村推广种植花木蔬菜的“庭院经济”,创建州级生态村,这被写进公开承诺书中,挂在小院会客厅兼办公室的墙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