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洁清 实习记者 李志豪) 截至17日晚,韩国“岁月”号客轮仍有280多名乘客下落不明。有专家指出,某些船舱进水后可能形成气穴,为受困人员提供一丝生还可能。
不过,由于水下能见度差,截至昨晚,搜救人员共11次尝试潜入船舱,但均未成功。
韩媒今晨消息称,8名潜水员今天再次尝试进入船体,寻找可能存在的气穴,并向其中注氧,寻找幸存者。
此外,法晚记者发现,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海神号》,与“岁月”号沉船“剧情”很相似。专家表示,虽然那只是一部电影,但有4种绝处逢生的方式值得借鉴。
【借鉴】 《海神号》四大绝处逢生
●果断抉择该逃就逃
电影《海神号》中,发生翻船意外后,许多人听从了船长的劝说集中在一处等待。但这致使许多人遇难。
提示:国际志愿救援组织前救援成员刘喆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听从船员的指令是没错的,但绝不是“原地不动”,此时应该在甲板或最高处有序集中。
●找到气穴爬窗逃生
影片中,发生海难后,原本宽大敞亮的空间突然变得狭小而密闭,客房被分割成一个个相互隔绝的气穴。电影中的人物,用钥匙打开了排气窗成功逃生。
提示:刘喆称,船体有存有空气的“气穴”,这些“气穴”位于船体倾斜后的高出的角落。逃生者可以根据船体倾斜的情况,跑到那些地方。
●借助水压打开舱盖
在片中最惊险的一场戏就是,“赌徒”约翰·迪兰在无法打开高压舱盖的情况下,下了生死的赌注,建议放水淹没整个空间,借助海水压力打开高压舱盖。
提示:电影这个情节的描述有些“高于生活”,但在危难关头,逃生者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头脑清醒,选择最合适的逃生方式和路线。
【有望】 沉船上很可能有“气穴”
美国海军打捞与潜水部门副主管迈克·迪安17日说,从现场画面看,客轮倾覆过程中,部分船体位于海面上,而不是整体被淹没,“所以,绝对有一些区域中有空气,可以令人呼吸。”
美国海事安全委员会前主席金·彼得森同样认为,“岁月”号长146米,比沉入水中的汽车空间大得多,更容易出现存有空气的“气穴”,这将为受困人员提供生还机会。
【难熬】 夜间水下低温成“大敌”
迪安认为,如果“岁月”号中仍有幸存者,他们眼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低水温和难以联系上搜救人员。在低温海水中,一旦人体体温低于35℃,低温症将导致人失去意识,缓慢死亡。事发时,那片海域水温仅约12.6℃,夜间更低。
彼得森同样提醒说,即便有受困人员正依靠气穴坚持,搜救人员也难以发现并救出他们。原因是水流湍急且海水浑浊,目前水下能见度仅为20厘米,而且船只实在太大了。
【奥肯奇迹】 尼日利亚船员 借气穴幸存
以往沉船事故显示,幸存者大多在船只倾覆前逃离,在海面上坚持一段时间后获救。不过,随船沉入海底后依靠气穴获救的奇迹也曾上演。
2013年5月,29岁的尼日利亚人哈里森·奥肯随船出海,但船只因遭遇恶劣天气倾覆,沉入30米深的海底。当时正在上厕所的奥肯爬到轮机舱,发现一处没有被水填满的气穴,坚持大约60个小时后被潜水员发现,成功获救。
本版文/记者 张洁清
实习记者 李志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