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
昨天,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广场上,上演了电影《非诚勿扰》中“生前告别仪式”的桥段。“逝者”为一名大二女生,她说,想通过体验死亡的过程来感悟生命。(3月31日《武汉晚报》)
死亡是令人忌讳却又无从逃避的话题,和“性教育”一样,“死亡教育”也是中国教育的敏感领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升,回避式教育已被公认为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呼吁,通过“死亡教育”帮助人们理性看待死亡、珍惜生命。
“生前告别仪式”可以看作是“死亡教育”的一种。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在死亡面前,快乐和哀愁都失去了意义,因此,体验死亡,能提醒我们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天。正如扮演“逝者”的女生所言,在“生前告别仪式”中,感觉“以前的烦恼和挫折都不重要,活着真的很美好”,而从殡仪床上坐起的一刹那,就好像是重生一样。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举办“生前告别仪式”的是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让学生们进行职业模拟,提前体验职业氛围,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我们也不必对稍显另类的活动一概斥之“炒作”,而应看到该活动的职业背景和举办动机。
当然,尺度的难以把握,容易使“死亡教育”引发争议。好的“死亡教育”既不能将死亡神秘化,也不可将死亡游戏化。神秘化容易增加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令人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游戏化则消解了死亡的严肃性,也不利于人们正确地看待死亡。曾有学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带着学生参观火葬场,或是前往养老院进行临终关怀,这些“死亡教育”的探索虽然不排除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的可能,但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学生的“知识库”,却是极为必要的。
因此,即便一路都将伴随争议之声,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死亡教育”。如果不在这一领域有所行动,我们将终究无法走出“回避死亡”的教育误区。(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