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23日在京指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垄断现象和不充分竞争导致其效率相对低下。高利润的存在又让整个行业缺乏生存压力和改革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性力量。
吴晓求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等机构主办的《大国大时代》报告会上说这番话的。今天围绕着“互联网金融何去何从”这一主题,他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百度金融中心负责人孟庆奎、易宝支付CEO唐彬等嘉宾展开了讨论。
吴晓求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金融系出现了某种垄断现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M2/GDP比值是全世界最高的,这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相对较低。
吴晓求指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经过了三十年,但在重大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有不尽完美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就是利率没有市场化,“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是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第二是价格要以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金融体系的改革也应该借鉴这两个经验”。
吴晓求分析说,利率没有市场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出现了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又让该行业缺乏生存压力和改革动力。因此,要推动金融行业改革就必须找出一种外部力量来对行业的高额利润构成威胁,互联网金融正在扮演这一角色。
“让民营资本去成立几家银行对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没有太大作用,而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是战略性的”,吴晓求指出,中国金融长期以来有个根深蒂固的理念,就是为大企业服务、为富人服务。融资更多的是大中型企业,理财更多的是富人。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会使得传统金融转向普惠型服务,也就是说让小企业也能获得融资,让中低收入者,也有可能获得财富管理。
不过,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也受到关注。对此,吴晓求分析说,传统金融把风险管控摆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其风险管控的措施影响客户的使用效率,“这本质上没有错,不过当一种金融服务的安全成本大大超过客户的效率的时,这个"安全"就值得怀疑了”。
吴晓求指出,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快捷、灵活、高效,“把方便、灵活等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互联网的安全就一定比传统金融差”。
但吴晓求也强调,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有必要的。他指出,在一个新鲜事物出来之后不要匆忙的下结论,更不要采取措施阻止它的发展,“我们要采取包容的政策,要制定一个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体系,使中国金融体系的专业化分布有更加明确的方向,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